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十余岁          阅:

(2)之下流,固颠    颠: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反激力           何陋

B. 沙上             果得数里外

C. 众服确论           啮沙坎穴

D. 石性坚             重蒙始就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什么错误?

 

1.(1)经过,经历(2)颠倒,错乱 2.B 3.(1)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拉着铁把,寻找了十多里,没有任何石兽的踪 (2)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石兽反而逆流而上。 4.D 5.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阅,经历;颠,颠倒,错乱。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把握。A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的“于”解释为:在。C项的“为”解释为:是/成为。D项的“乃”解释为:可是,然而/于是,就。 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棹”划着;“啮”,冲刷;“遂”,于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由自然入人事,富含哲理,描摹了一幅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

C.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民风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 活的热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D. 本诗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 ________________(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______________ (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查看答案

你所在班级举办“我身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在本次活动中,发现同学们在习作中经常会出现“防碍”“挖墙角”“名信片”“一明惊人”等字样,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就这种现象说说给我们哪些思考。

(2)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续写个句子。

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是天空中的一片云朵,多姿多彩;语文是山润里的一股清泉,甘洌可口;语文是春日里的一束鲜花,芳香四溢;语文是踏青时的一抹新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

(2) 《己亥杂诗》中由抒情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贾生》中揭露晚唐皇帝只想着求药成仙而不顾民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晚春》一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一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号醉翁,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驿路梨花》构思巧妙,“梨花”一语双关,形象鲜明,文章表达了对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赞美之情。

C.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南北朝时期的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

D.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于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