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 伐竹/取道

C.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B. 春和明(日光)

C. 前人述备矣(助词,的)    D. 已而细柳中(代词,他们)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第一段记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作记的缘起。

B. 选文第二段由写岳阳楼的大观,再过渡到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的心情。

C. 选文第二段从侧面阐述观点,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D. 选文气势宏大,结构严谨,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文约而义丰。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5.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乐”,说说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1.A 2.D 3.C 4.(1)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就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 5.前者也是一种乐。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是一种大爱与胸怀。 【解析】 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1.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A项正确的句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仔细观察下面的这幅图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幅图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出图画所表现的主题。

(1)画面内容。

(2)图画主题。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民族英雄林则徐清廉刚正,不置家产,别人劝他要留些钱财,使后代有所依仗。林则徐说:“子孙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

林则徐这两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3)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4)《十五从军》中最能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纳兰性德《长相思》中表达词人心系故园的怀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经,我们看“热门博客”,现在看“微博热搜”;曾经看“明星进驻”,现在看“网红直播”。

B.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C. 实际上也是如此,竹篮坎上三四户人家,就考出了四个研究生,还是村里最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

D. 近日,教育部长陈宝生做客中国政府网《部长之声》的时候,对百姓的教育期望分门别类做了“盘点”,归纳为十个“期盼”。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著的《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想和做》这篇议论文围绕着想和做的辩证统一关系展开议论,阐明了两者应有机结合的道理。

C. 《合欢树》的作者史铁生,作者以时间为序用平淡的语调叙述了自己的往事,借合欢树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

D. 澳大利亚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滑铁卢之战》这篇报告文学,再现了滑铁卢战役的过程,体现了重大历史事件的丰富内涵及深远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