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人在一生中,要有用心专一的精神。一事当前 ,执着一点,方能水滴穿石。用心专一的人,就是在用心 光阴这棵美丽的树,等待树上开花结果, 自己享受不到自己苦心经营的树上的果实, 总有人会享用。这就是人生境界的美好。
A. 目不斜视 灌溉 也许 但 B. 目不斜视 浇灌 因为 所以
C. 心无旁骛 灌溉 因为 所以 D. 心无旁鹜 浇灌 也许 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沉疴 稻考 揶揄(yé) 面面相觑(qù)
B. 匡扶 帝胄 猖獗(jué) 皓首穷经(hào)
C. 寰宇 亵牍 篡逆(cuān) 忍俊不禁(jīn)
D. 云翳 祈祷 佞言(nìng) 重峦叠嶂(zhàng)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被误解的经历,当你百口莫辩的时候,是不是特别的沮丧?当误解消除的那刻,心情是不是顿时雨过天晴?对此,你有哪些经历和感受?
请以“理解”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尼摩船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鲨鱼激烈搏斗,被鲨鱼掀翻在地,情况危急,这时康塞尔手持钢叉救出了压在鲨鱼底下的船长。(______)
(2)《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结构巧妙,能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祥子“连哭都哭不出声来”的原因是什么?简述与此有关的情节。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7年11月2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材料二)张国新(全国人大代表):除了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外,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加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设立两级欺凌治理委员会,完善相关处置程序。同时,建议通过立法把教育惩戒权赋予学校和老师,以起到防微杜渐的惩戒效果。
林夏(深圳阳光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公众场合。美国专家的研究表明,旁观者的态度越倾向于协同或沉默,班级的欺凌行为就越多,反之欺凌行为就越少。旁观者的态度是影响校园暴力发生的关键。
詹小彤(受访家长):我们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是寄养在亲戚家。孩子其实是跟我们讲过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事情,说不想去上学了。当时就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天天工作拼命挣钱,你还不好好学习?再说他怎么不欺负别人?肯定是你自己不好。没想到真是我们错了。
(材料三)
1.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西城区校园欺凌案判决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
B.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事件的整治,并力求对未成年人的惩治有法可依。
C. 我们应该对校园欺凌现象和行为说“不”:不参与欺凌,不做冷漠的围观者。
D. 家长发现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时,要冷静处理,首先要教训、批评自己的孩子。
2.根据(材料三)写出结论。
3.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下图的寓意。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不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不知道父亲今天怎么样了。虽然经常和他通电话,但是我却夜夜梦到家乡的那片红土地,夜夜梦到父亲的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愤怒地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这样一个形象,谁看了,不为他的傲岸、粗犷而震撼呢!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记忆中父亲的形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那时的父亲应该没有这样光鲜高大吧,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从当年的一张黑白照能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魄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它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我再三坚持,但是父亲始终不同意,说我身体要紧。
⑦这时,我又看到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似乎稍微加一点力,就会崩断。望着他步履蹒跚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了出来。作为儿子,却不能让他颐养天年,还要让他不辍劳作,这是不是有些残忍呢?
⑧走的那天,虽然还有些感冒,但是没有前两天那样鼻涕横流的“拉大旗”了。父亲给我找了一顶绒线帽和一条围巾,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
⑨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他准备爬上树去摘一些让我带着。这么大年龄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是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树枝密,用竹篙打吧。苦柚长得结实,竹篙伤树。看着一边说一边上树的父亲,我不再说话,那么脆的树枝,稍微一分神,就可能踩断,人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⑩抬头望着树上的父亲的背影:他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父亲哪里还有当年宽阔脊背,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这还是父亲吗?这还是那个记忆中的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中儿,接一下。”听到父亲的呼声,我惊慌地抹了一下眼睛,急忙跑上前去,接过父亲手中沉甸甸的腰篮,我立即抓住父亲的手臂。这还是手臂吗?钢筋一样,又冷又硬,我的心一痛,针扎一样。
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祈祷他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又要到新年了,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15期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以及生动的比喻来刻画父亲这一形象。
B. 第②段“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一句,既引出下文对父亲年轻时形象的回忆,也表现父亲身体变化之大,让我难以置信。
C. 父亲不让我上树摘苦柚,是因为苦柚树的树枝很脆,他担心我踩断他辛苦种出来的苦柚树,影响树来年结果。
D. 文章善于运用生活小事表现人物特点,如:用父亲阻止我挑粪和用绒线帽、围巾把我围紧等这些小事,体现父亲的细心、慈爱。
2.文中具体描写父亲的哪几次背影?请分别概括。
(1)父亲开电瓶车接我回家时弯曲瘦弱的背影;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挑粪浇地时苍老的背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析词句。
(1)我再三坚持,但是父亲始终不同意,说我身体要紧。(品析加点词)
(2)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品析修辞手法)
4.文章第⑦、段都写了“我”流泪,请分析“我”两次流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