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国际田联百米大战的冠军。

B. 在市运会开幕式上,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C.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D. 在广安市“我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征文比赛中,我们只有异想天开,才能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C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项的成语使用有误,“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此处属于望文生义;B项有误,“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处的语境不符;D项有误,“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用在这里不恰当。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笨拙   题纲   甘败下风   铤而走险

B. 粗旷   吞噬   怨天尤人   谈笑风生

C. 伎俩   玷污   虎视眈眈   仗义执言

D. 颠覆   针砭   前扑后继   惟妙惟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塌(tān)    怒(chēng)      刀(pō)    强不舍(guō)

B. (jiè)    憔(cuì)        首(jī)    忧心忡(zhōng)

C. 生(luán)   寒(jìn)        罗布(bó)  即物起(xìng)

D. (bèng)溅  蹒跚(pán shān)   微(xī)    面面相(qù)

 

查看答案

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对“桥梁”的解释:①架在水面上或空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行的构筑物。②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请以《桥梁》为题,或自拟一个包含“桥梁”这个词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及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 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吧。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汽燃一个冬天了。

                                             (选自《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中国卷》)

1.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4分)

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午放学后:孙老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

2.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女人。(3分)

3.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4.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4分)

5.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6分)

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甲)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乙)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甲段说明的中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说出两种说明方法)

2.乙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4.苏州园林的花墙和廊子各有什么特点?

5.“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