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

2.下列关于《卖炭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节描写了卖炭翁的外貌,“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出了卖炭翁面容的苍老和生活的艰辛。

B. “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希望炭卖出好价,不顾寒冷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扭曲心理。

C. 第二节“回车叱牛牵向北”一句,通过对宫使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他们蛮横霸道的形象。

D.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统治阶层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诗中“黄衣使者白衫儿”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用《论语》中的哪句话来警告他们?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

(甲)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乙)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丙)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选择(______)    理由:___________

 

1.示例:城外的荒野被昨夜的一场大雪覆盖,没膝深的白雪几乎让人无法行走。卖炭老翁赶着牛车,借着清晨的微光在雪中艰难行进,沉重的炭车晃晃悠悠地往前挪着,车后留下两行深深的辙印。 2.B 3.示例:选择【乙】理由:这句说的是依据私利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宫使的行为正是从其私利出发的,所以要用这句话来警告他们。 【解析】 1.试题分析: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描写性的言辞将其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一定要把雪天及炭车周围的恶劣环境描绘出来。 2.试题分析:B项“卖炭翁希望炭卖出好价,不顾寒冷给别人带来不便的扭曲心理”说法不正确。“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翁担心木炭价格低,希望天气再寒冷一些。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写出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3.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黄衣使者白衫儿”都做了什么,即“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巧取豪夺的谋取私利行为。“放于利而行,多怨”:越是一心为自己谋取私利,就必然越损害到别人,所以得到别人的不满和怨恨就越多。宫使的巧取豪夺的谋取私利行为正好可以用这句话来警告他们。所以选乙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__,道阻且长。(《蒹葭》)

(2)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游来游去轻快敏捷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友人离去,王勃没有沉浸在孤独苦闷中,“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昂扬乐观的态度;面对漏雨茅屋,杜甫没有停留在个人命运的哀叹中,“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出诗人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两首诗均彰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

 

查看答案

班里要召开“诵古诗,品诗情”主题班会。为使同学们更好地品味诗歌内容,筹备组同学计划在背景屏幕上展现所诵古诗的诗文书法图片。如果让你为《关雎》的诵读选择一幅书法作品图片,你会选择下列四项中的哪一幅?请指出其书体,并结合书体特点及所诵诗歌说明你选择这一图片的理由。

        (甲)               (乙)              (丙)               (丁)

选择(        )   书体:              理由:         

 

查看答案

上文(坑》中,主人公撞人逃离后又勇敢承认,是“他”良知的不缺席。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不能缺席,请以“               不能缺席”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余 凯

①他下了摩托车,蹲下身子久久盯着柏油路面上的那个坑,底部残留着碎石子和前夜下的雨水,坑像被一口撕咬下来似的,他的心隐隐作痛,不觉皱缩着眉头,直到对面的村口传来“突突”的马达声,他才跨上摩托车,逃一般的飞驰而去。

②“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指望你把花生种下,天天都这样。”妻扛着锄头从暮色里走了出来,一脸不高兴地问。

③他把摩托车上的电钻、工具包拿下,脸偏到一边去躲开妻的目光,自顾往家里走,丢下一句道:“不都到现在回,你以为打工想几点就几点?”

④“咦!你长脾气了!”妻在身后盯着他说,他的后背冷飕飕的。

⑤“酒也不喝了,变了你!”吃晚饭的时候,妻把一口饭塞到嘴里,怀疑地盯着桌上的一瓶啤酒,还是忍不住说。头顶上是一只晕黄的白炽灯,他把自己的脸藏在碗里,___ _a____ 道:“饭都堵不住嘴吗?吃饭。”

⑥“肯定有问题!”妻断言道,像一个义正言辞的法官。

⑦他哆嗦了一下,把饭碗往桌上一顿,额头上出现了细密的汗珠,_____b____ 道:“烦不烦?吃个饭也不安神,你到底想怎样?”

⑧如果妻再逼问,他恐怕就会完全交代了,可是妻没有,客厅里传来碗筷碰触的拾掇声,他把自己隐匿在了卧室的黑影里,一动不动,大气也不敢出一下。

⑨昨晚,他帮一个住户安装好最后的一盏电灯后,天已经黑了。住户热情地邀他喝一杯,他也只喝了一杯啤酒,就往回赶。他的家在农村,距离城里有十多公里路,每天他都这样骑着摩托车往返于城里和农村。天上下着小雨,当路过有坑的那条路时,他心里清楚,刻意避让着,但还是碾了进去,车轮一偏,自己就被摔了出去,也带倒了路旁的一个黑影,黑影倒在地上“哎哟!哎哟!”呻吟着,他魂都散了,跌跌撞撞地爬起来,扶起车子,就一路急驶而去。

⑩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他咬牙一动不敢动,担心眼睛轻微地眨动,秘密就会炸开,被暴露在灯光下,又喷泉般涌了出来。

⑪第二天清早,他红肿着眼骑车出门了,在小店门口买了营养品,骑到了那个坑的路口,他没有再笔直往城里的方向骑,拐向了村口的路。一家小超市坐落在村路上,一个老太太正端着一碗稀饭坐在门前喝着,他径直走了进去,掏钱买了一包烟,问:“老板,前天这前面的省道上是不是发生了一起事故?”店主摇摇头说:“没听讲啊!”“前天晚上,八点多。”他提示道。店主就朝外叫道:“李婶,你听没听说前天晚上前面发生了一起事故?”

⑫李婶进来说:“什么?——哦!好像张木匠前天夜里被人撞了一下,那人跑了——”“张木匠人呢?严不严重?”他     c      问。“那我就不知道了,老头子昨天才被儿子接走了,好像到武汉儿子那去了——”

⑬他眼神垂到脚面上,半天抬起说:“你有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是水电工,他要我昨天过来修电路的,拜托——”害怕他们怀疑,又补充。店主犹疑地还是瞄了他一眼,拿出手机,翻看着报了一组号码。

⑭他走了出来,面前是一大片广阔绿油油的田地,有暖风拂动,他拨通了张木匠的电话:“喂!您好!你是张木匠吗?”一个苍老的声音说:“你是谁?”

⑮ “我是——”他试探地说。

⑯突然电话里就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是谁?爸,陌生号码,骗子,挂了!”

⑰电话就响起了一连串“嘟嘟”声,像是水煮沸,他被热水煎熬着,脸寡白着。他痛恨自己,鼓起勇气再拨通电话,一连串说:“我就是前天晚上撞了你的人——”

⑱“什么?没事,只是破了一点皮。”对方哈哈一笑。“嗯!”就像是一块石头掉进水里,他喃喃道。

⑲他买了水泥,骑着车带了黄沙,停在了坑旁,拌好,就填在了坑里,等坑被磨平,他才直起腰,撕裂的伤口也被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下面短语填入文中a、b、c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涨红着脸    ②瓮声瓮气   ③梗着脖子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2.第①段划线句“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叮”字写出了主人公“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3.下面对小说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部分即描写主人公自责苦恼的情状,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B. 第⑥段写妻子“像一个义正辞严的法官”,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威严和正义。

C. 第⑮段中的破折号可以看出“他”迟疑、犹豫的心理。

D. 题目“坑”一语双关,既指路上的坑,也指主人公起初逃避责任时人性上的“坑”。

4.在文章最后一段空白处,补写景物描写的句子,使之符合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

 

查看答案

那些将小水珠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

①说起莲,古今中外赞美之辞怕不止万千,但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数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这句话不仅极具文学价值,同时,也还提及了一种科学现象,那就是荷叶所具有的自清洁效应——由于这一效应最早正是发现于荷叶表面,因此也得名为“荷叶效应”。

②荷叶表面对水非常憎恶,在物理化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超疏水性”。正由于此,雨打浮萍,水滴会被弹开,散落四周,即使是极小的水珠,未被弹开的,也都是些圆滚滚的小球,不会趴下变扁,更不可能铺展开来化为水膜;也正由于此,荷叶表面既不染淤泥,又不易沾惹灰尘——浮尘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这种神奇的性质,来源于荷叶表面的特殊结构——荷叶表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蜡质乳突。荷叶表面每一个上皮细胞都会长出一个乳突,这些乳突仅有几个微米大,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不仅如此,再放大看,每个乳突表面还都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这些多级分形的微纳结构会吸附空气,当水珠滴在荷叶上面的时候,由于强大的表面张力,水会被这层气膜托起来而无法接触其本身。同时,形成这些结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来看,苹果、葡萄表面有层白蒙蒙的生物蜡,在清洗水果的时候常会感觉到打滑,这便是蜡质的“功劳”。蜡质本身就是疏水的,源自于其本身的组成——非极性有机分子与极性的水分子极性相异,故难以亲和。

④荷塘里,就在莲的旁边,还生活着一群不怎么起眼的小虫子,它们叫水黾,也有人管它们叫水蚊子、水蜘蛛等等。“黾”是象形文字,古人用来指代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水黾这种六条腿的小虫子虽长得不像蛙类,但却也像蛙一样生活在水中,也像蛙一样一跳一跳的,甚至,比蛙更厉害。它们能漂浮在水面,能在水面上跳跃,乃至生活,就算是狂风暴雨也难奈它何,比起“水上漂”的轻功,这简直高出天际了。这么一种吃喝拉撒睡乃至繁殖都在水面进行的小虫子,也是玩超疏水的行家里手。它们腿上密集排列着微米级刚毛,刚毛表面是一道道周期排列的纳米沟壑,由此,它们便具有强大的超疏水腿,便能轻易漂浮于水面。

⑤玫瑰花瓣表面也表现出了超疏水的特性,尽管玫瑰花表面对水也很厌恶,却又能粘上水珠,有种若即若离,有种藕断丝连。这不同于荷叶表面的低粘附——水滴极易滑落,而是另一种疏的状态,是一种高粘附的超疏水,也就像我们在情人节看到粘上露水的玫瑰花,无论是倒扣着,或是直立着,抑或是平躺着,表面的水总会粘在上面。当然了,粘着的大都是一个个小水球,倘若是荷叶的话,这些小球早就东奔西跑,不知所终了。这也和玫瑰花瓣表面的微纳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的微米级小乳突,却不见了四散枝叉的纳米级纤毛,而是一个个小褶皱,这些由表面圆滑的褶皱堆叠起来的小乳突似乎在向水珠轻声诉说着自己的友善。

⑥有正便有负,有疏也就有亲。与疏水、超疏水对应的,便有亲水和超亲水。顾名思义,这两种能力意味着材料表面对水是亲和的。紫花琉璃草、泥炭藓、天鹅绒竹芋和紫叶芦莉草这几种植物便具有超亲水的叶片,水滴落在其表面,会迅速铺展成一层薄薄的平整的水膜,甚至被吸进叶片中,就像海绵汲取水分一样。它们的叶片表面大多具有微米级的孔道或沟槽,海绵状的微纳结构造就了它们对水的强大亲和力,恨不得将水一分一毫都搓碎揉进自己的骨髓里。

⑦类似这些将水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还有千千万万,历经漫漫岁月长河的洗礼,它们根据各自生存的需求,在过去的几千万甚至上亿年间,进化出了这些有趣又神奇的本领,这些本领早已溶入它们血脉,显得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大。

1.通读全文,文章主要说明了某些生物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2.阅读第③段,概括荷叶具有“荷叶效应”的原因。

3.有人说,将④⑤两段顺序调换,按先植物后动物的顺序说明,更有条理性。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