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澎湃(pén) 炙热(z...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红(yān)    湃(pén)    热(zhì)       古(gèn)

B. 杀(mò)     育(pǔ)     悲(chuàng)    默(qiè)

C. 瘩(gē)    意(qiè)     补(jià0)      步(duó)

D. (gēng)   愧(zuò)     障(pǐng)      咽(gěng)

 

C 【解析】试题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A澎湃(péng) 。B. 抹杀(mǒ) ,哺育(bǔ),默契(qì)。D屏障(píng)。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初三,和     一起走过”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诗歌阅读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绢一丈续,系向牛头充炭直。

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2.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 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 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着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翻译下列加点的词。

①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

②不蔓不_______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_______

④ 陶后有闻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志向与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才抢夺大战

材料一:

2018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向全球顶级学者发出了一则招聘信息,以1000万元一2000 万元的研究经费和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向诺贝尔奖获得者抛出橄榄枝。同时还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发出了招聘信息。

重庆医科大学表示,他们自身有不俗的科研实力,但为了占领学术的制高点,建设世界一流学校,学校愿意花重金招纳各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材料二:

近日,各大城市纷纷出台高端人才引进措施。北京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支持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引进人才;上海出台《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吸引光子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13个重点领域国内外顶尖人才,赋予人才用人权、用财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并从住房、养老、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杭州对创业资助最高可达I亿元,优秀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杭州就业并享受相应补贴;南京高层次人才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

西安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武汉将筹建250万平方米以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安居房,以低于市场价20% 租到租赁房;江西高层次人才可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并经认定后,直接人编;长沙对市级紧缺人才给予15万元一50万元奖励补贴。

材料三:

2011-2016年部分城市人口变化统计表(万人):

城市

2011年

2016年

5年内净增

天津

1354.6

1562.1

207.5

北京

20 1 8 .6

2172.9

154.3

广州

1275.1

1404.3

129.2

成都

1407,1

1484.3

77 .2

长沙

709.1

764.5

55.40

石家庄

1028

1078.6

50.601

 

(2011年到2016年5年间,因人口出生、自然死亡、人才流动等导致了各城市人口有增有减。)

材料四:

有评论指出,吸引人才不只是给政策、盖房子,更为关键的是要消除各种隐形歧视,完善公共服务,形成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城市之间“人才大战”的升温,是中国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活力。抢人大战的背后是全国各个城市对人力资本红利的争夺,而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有专家分析,抢人大战中,人口净流人较明显的基本都是增速靠前、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贵州、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等并不算富裕的西部地区也引进了少量人才,但是如果大城市人才大量积压,不利于人才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而农村和边疆地区有人才实现抱负的广阔天地却吸引不到人才,这是极大的人才浪费。要改变这一现状,还需国家完善引导人才流动的顶层设计,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1.请你根据材料二列举三条大城市吸引人才的办法。

2.假如你的家乡有位大学毕业生正在为选择到大城市还是回西部家乡工作而犯愁,你是建议他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西部家乡,请给出你的建议,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各地都在实施“人才抢夺”战略,但是大城市只引进高层次人才。

B. 天津的人口变化最大,所以天津是最吸引人的城市。

C. 武汉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会得到保障性住房。

D. 大城市之间抢人,是因为人力资本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是支持区域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18第11期,有删改)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例证法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4.第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