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祷(dǎo) 讪...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dǎo)   笑(shàn)  瓦(lè)     消声匿迹

B. (zuò)   怒(chēn)  默(jiān)   广袤无垠

C. 然(mù)     溅(bèng)  菜(xiàn)   翻来复去

D. 望(kàn)   庇(yīn)   挑(xìn)    相形见拙

 

B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 瓦砾(lè)-(lì)、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B.正确; C.蓦然(mù)-(mò)、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D.荫庇(yīn)-(yìn)、相形见拙-相形见绌。据此,答案为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天空被雾霾浸染,当草原被荒漠侵占,当鸟儿失去了家园……纵使腰缠万贯,难到这就是我们想要的乐园!

饮一瓢纯净的水啊!望一眼湛蓝的天。如此朴素的想法却变为奢谈!

五千年的文明只讲一句话,天人合一才有明天!

让我们携起手来啊!守护碧水蓝天!

请以“守护碧水蓝天”为文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不少于500字。(2)不套作,不抄袭,不透露个人真实信息。(3)语言简练,尽量不要使用网络语言。(4)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语言不够简明,请找出一处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今当涂掌事______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______

鲁肃过寻阳______

往事耳______

2.下列加点字意义和“蒙辞以军中多务”中“以”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大有所益

B.

C. 修身

D. 刀劈狼首

3.翻译选文画横线的句子。

4.“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意在突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议论性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再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1.文章第①段说“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你能说说,这里表达了闻先生怎样的“内心世界”吗?

2.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3.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4.选文为了突出闻一多上课的风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结合事例做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记叙性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红岩》节选

又一个深沉的暗夜,降临在渣滓洞集中营。

风门边挤满了人,久久地望着那挂满刑具的刑讯室。夜风吹来,带着萧瑟的寒意。

……

追悼龙光华以后不久,江姐被押到渣滓洞里来,日夜拷问的次数,已经无从计算了。大家都知道,为了保卫党的机密,江姐忍受了多少摧残,获得了多少同志的尊敬。经过绝食斗争,敌人被迫接受了条件,不敢继续迫害了,现在却在渣滓洞对江姐进行严刑拷打,很显然,这是敌人疯狂的报复!江姐不仅为党,也为大家受苦,这使得每个人都感到敬佩而又十分痛苦。

“猫头鹰和狗熊到女牢去了!”

余新江一惊,眼光立刻转向女牢。黑沉沉的夜里,黯淡的狱灯,使他看不清远处。

“提谁?”焦急不安的声音又在询问。

“江雪琴!”

“是她!看,江姐出来了!”

“又是江姐。”余新江的心像沉甸甸的铅块,朝无底深渊沉落。

所有的牢房,一时都陷入难堪的沉默。

过了好些时候,人们听到了审问的声音:“你说不说?到底说不说?”

传来特务绝望的狂叫,混合着恐怖的狞笑。接着,渣滓洞又坠入死一般的沉寂中。

听得清一个庄重无畏的声音在静寂中回答:“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

江姐沉静、安宁的语音,使人想起了她刚被押进渣滓洞的那天,她在同志们面前微笑着,充满胜利信心的刚毅神情。听着她的声音,仿佛看见她正一动也不动地站在刑讯室里,面对着束手无策的敌人。可是江姐镇定的声音,并不能免除同志们痛苦的关切。

大概是江姐的平静的回答,使得敌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策,讯问的声音,忽然停了下来。

楼七室同志们焦灼的谈话又继续了。

“又是叛徒甫志高!”余新江愤怒地骂了一句。他又问:“和江姐一道,川北还有人被捕吗?”

“没有,就她一个。”

“听说华蓥山纵队在公路上抢救过江姐,但是阴险的特务,前一夜用船把江姐押到重庆……”

“唉——”人们痛苦地把惋惜之情化为一声长叹。刑讯室里又传来了声音,是徐鹏飞毒辣的笑声。

“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

接着,传来一阵狼嚎似的匪徒的狂吼。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暗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

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

“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

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

“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

没有回答。

“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

“把她泼醒!再钉!”

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负责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

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

1.简要概括选文情节内容。

2.品析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猫头鹰、狗熊”指哪类人?

(2)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挨”能不能用“度”来替换呢?为什么?

3.理解

(1)文中画双横线句子“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为什么他们会感到痛苦?

(2)“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为什么说敌人的咆哮是“绝望”的?

4.根据江姐在《红岩》中的主要事迹,简要分析江姐人物性格特点。

5.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年轻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