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炎炎话“辣椒” 夏天到了,又到了辣椒大量上市...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炎炎话“辣椒”

夏天到了,又到了辣椒大量上市季节。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很多讨厌辣椒的人会不由自主地说:“真是自讨苦吃”;一些不爱吃辣椒的人也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1.谚语“三个辣椒,顶件棉袄”反映了吃辣椒的哪种好处?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1)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

(2)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

3.“这真是自讨苦吃”中“这”指的是什么?

4.“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一句中“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1.吃辣椒能驱风散寒;原因是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 2.(1)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实地说明了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的现象。 (2)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辣椒营养丰富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3.“这”指的是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等现象(事实)。 4.不能。“也许”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人们爱吃辣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辣椒微醉”的作用,也可能不是,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则表达的意思就不够准确。 【解析】 1.试题分析:首先要先找到问题在文章中的位置,因为答案往往就在问题处,此题也不例外。问题和答案都在第3段中间,答案就在问题的下文,即“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从中提取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明显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有些人嗜辣椒已是普遍现象。“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则运用了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写出辣椒营养丰富的特点。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说明对象。说明方法就是为说明观点和说明对象服务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

⑥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

⑦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失根的兰花》)

1.第④段画线句“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解。

2.从全文看,文章的开头为什么要描绘美国校园的景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父焉,借旁近与之      异:______

②即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书:______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______

④父其然也              利:______

⑤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______

舅家见之              于:______

2.翻译下面的语句。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纹理皆有可观者。

3.①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示?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1个(成语和典故必须不相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①芰:菱角。②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六下——2)

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绘了江南哪些景物?

2.此小令写景与抒情相结合。找出词中的抒情句(原句),并体会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  汉字打假)最近,一个“汉字打假”的游戏很受欢迎。小宁发现下面两家店铺橱窗上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①公用电话  长途直播(某公用电话亭)__________

②新款手机  震憾上市(某手机专卖店)__________

(2)(活动二  寻找“善变”的词语)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方便、快捷、高效率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热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的“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

(3)(活动三  追根求源)汉字既表音又表意。“孝”,可用这个图片解释其本义。所以,我可以这样猜测“孝”的本义: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日积月累。

①《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学》中的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两小儿辩日》中,一儿认为早晨起来太阳离我们远,中午时候离我们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⑤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