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因为有雨露,植物更茂盛;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因为有雨露,植物更茂盛;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宽敞……

万事万物总是相互关联的。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指引;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

请以《因为有___________,我更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抬头,仰望星空,默默地喃喃自语“谢谢你……” 初见,你是一个冷漠的女孩,成绩优秀,不但能文而且能武。所以我们尊称你为“女神”。 你的脸上似乎除了冷淡再也没有任何表情,唯一生动的就是你那潇洒的秀发,在当时卑微弱小的我看来,你就像太阳一般遥不可及。 再见,渐渐地,我与你交上了好友,才知道平时冷淡,冷漠,孤傲的你的背后。那时的你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假小子”,大大咧咧,自由自在。我很羡慕你,羡慕你的好,你的笑容很灿烂,天上的星星似乎也比不上你的笑。你的成绩仍那么的好,我也仍那么卑微。你也很会安慰人,当我呜咽或大哭时,你总是会逗我开心,让我朦胧地觉得我是妹妹你是姐姐。 又见,当我又一次被男生们欺负时,你挺身而出,一声怒吼,震破了天,在我黑暗自卑的心中第一次看到了光明。男生们闻声而逃,只留下我呜咽着沉默地望着窗外乌云,这时刚好下起雨来,触景生情,我不禁嚎啕大哭。伴着这雨声,我的哭声是如此凄凉,你弯下腰轻轻递来一张纸巾,为我拭去泪珠,然后扶起我,送我回家。走在路上,你对我诉说,你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你对我说以前的你,也像现在的我一样,孤独无助,不过,你学会了坚强,你就依靠着你的拔尖成绩,赢得了一席之地,他们却不知,在灿烂成绩背后的你,是如此无助,你常在深夜中哭泣……“到家了。”你对我说,然后默默地注视着我关门,最后渐渐离去。 后见,夏日炎炎,又是一年毕业季,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理想的中学而奋斗,自然我也像一只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不停地走着。有时我会因受不了压力而痛苦,你总会来安慰我,坚强一点!你对我说。考前的一天,你我相视一笑。祝愿你,你对我说。我努力地点点头,然后大笑着向前走去…… 再见!发到通知书的那天,你把我叫出来对我说,你要走了,我的眼又一次朦胧了。你对我说,坚强点,不哭。我最后一次用力地点点头,朦胧地看见你越走越远,耳边回响着一句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谢谢你,因为有你,我更坚强。 【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这类作文题既创设了写作情境,又限定了写作范围;比全命题作文题灵活,比话题作文更具约束性,具有收放自如的特点。半命题作文比较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审题、构思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认真审题,确定立意。本题的题意隐含在“作文导语”中,分析“导语”,可以发现题材范围很广:要学生反思进步、成长、自信及快乐的根源,感激相关的人;叙述相关事情的来龙去脉;描述体验深刻的情境;抒发从中得到的感悟,从而传递正能量,升华正能量!可见,题旨是考查学生的感恩情怀。 ②紧抓提示语,补充好题目。“题好一半文”,半命题的写作,最关键的是指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恰当补充题目。可填的内容很丰富,并不局限在“导语”中的几个方面,但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体现时代特色。写作时注意补充的部分就是文题的关键点,是文章要重点着墨的地方。 ③巧妙选材,巧妙构思。要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必须按第一人称来写。选材要重内涵,有新意,要写出对自己的影响,写出自己的感悟,而且要深刻。在结构上,材料安排要详略得当;开头有悬念,情节有波澜,结尾处深化主旨,这样是很容易出彩的;另外语言要流畅,富有表现力。 ④紧抓写作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要求学生可以选择除诗歌外自己擅长的一种文体进行写作,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要求所写的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否则会被扣分。 【例文简评】 当我们想表现一种爱、一种感情或一种幸福的时候,经常会走入一个取材的误区:总以为只有“大故事”才能体现这种高尚美好的东西。而本文的作者,却只写一些小故事:杰把伞送给我们,自己却淋雨回家;妈妈在寒冷之夜给我添盖被子;修车师傅免费给我修车。这些小故事效果如何?非常感人。 作者善于构思,采用“串珠式的结构”。定好中心以后,挑选几个能够体现共同中心的精彩镜头,设计几个小标题,把它们串起来,就是一篇结构别致的文章,省掉故事之间的连接,省掉段与段之间的交待过渡,一举多得。 另外,这篇文章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文章总是有情物”,把感情写细,写真,是最容易得分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3.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5.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的句子。

 

查看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1.为什么第三段“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侯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

2.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

3.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4.阅读第六段,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如鸣珮环,心乐之。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 的特点。

4.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一下资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任务。

据报道,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辉为了兑现之前与学生的承诺-------“如果学生不在校园及其周边乱扔垃圾就和小猪亲嘴”,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亲吻了一头小猪。有人把他亲吻小猪的视频和照片发到了网上,洪耀辉随即被许多网友称赞为“中国好校长”。同时,也有人质疑洪耀明这么做是在作秀。

某班围绕“洪耀明是不是‘中国好校长’”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请你站在正方或反方的立场写了一段辩论词,要求结合材料,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关雎》)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说临别之际,气势宏伟,已有不必作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

⑥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明诗人渴望出仕、希望张丞相能助他一臂之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