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生命的姿势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

生命的姿势

①一对夫妇是登山运动员,为了庆祝他们儿子一周岁的生日,他们决定背着儿子登上七千米的雪山。

②他们特意挑选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踏上了征程。天刚亮时天气就如预报中的那样,太阳当空,没有风,没有半片云彩。夫妇俩很轻松地登上了五千米的高度。

③然而,就在他们稍稍休息准备向新的高度进发之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风云突起,一时间狂风大作,雪花飞舞。气温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最要命的是,由于他们完全相信天气预报,忽略了携带至关重要的定位仪。由于风势太大,能见度不足一米,上或下都意味着危险甚至死亡。两人无奈,情急之中找到了一处山洞,只好住进山洞暂躲避风雪。

④气温继续下降,妻子怀中的孩子被冻得嘴唇发紫,最重要的是他要吃奶。要知道在如此低温的环境下,任何一寸祼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导致迅速地降低体温,时间一长就会有生命危险,怎么办?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他很快就会因由缺少食物而饿死。

⑤丈夫阻止了妻子几次要喂奶的要求,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冻死。然而不给孩子喂奶,孩子很快就会死去。妻子哀求丈夫:“就喂一次!”

⑥丈夫把妻子和儿子挽进怀中。尽管如此.喂过一次奶的妻子体温下降了两度,她的体能受到严重的损耗。

⑦由于没有定位仪,漫天风雪中救援人员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位置,这意味着风如果不停,他们就没有获救的希望。

⑧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孩子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喂奶,妻子的体温在一次又一次地下降。在这个风雪狂舞的五千米高山上,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平常极为简单而现在却无比艰难的喂奶动作,她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喂奶中一点一点地消逝。

⑨三天后,当救援人员赶到时,丈夫冻昏在妻子的身旁,而他的妻子——那位伟大母亲已被冻成一尊雕塑,她依然保持着喂奶的姿势屹立不倒。她的儿子,她用生命哺育孩子正在丈夫怀里安然地入睡,他脸色红润,神态安详。被伟大的生命的爱包裹的孩子,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

⑩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母亲、妻子,丈夫决定将妻子最后的姿势铸成铜像,让妻子最伟大的爱永远流传.并且告诉孩子: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原文有删减)

1.快速阅读全文,说说文题“生命的姿势”中“生命”的含义(提示:感知全文,可以从母亲、孩子两个方面来考虑)。

2.第⑨段中写孩子“安然地入睡”“脸色红润”“神态安详”的目的是什么?

3.文中的“一次又一次”前后重复了四次,对此,你如何理解?

4.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并写在下面。

 

1.①母亲的生命 ②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儿子的生命 2.细致描写小孩子的脸色、神态,意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从侧面赞颂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 3.既点出时间的推移,又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消逝。 4.一个平凡的姿势,只要倾注了生命的爱便可以伟大并且抵达永恒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需要通篇阅读,全盘把握,根据要求找出表明词语含义的要点内容,两个含义,缺一不可:①母亲的生命。②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儿子的生命。一定要围绕“生命”一词来考虑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语句的含意。要求用本文的原句来回答。首先要找到问题出在文章的哪个区域,在根据其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找到能回答这个问题的语句作答。答案在第4段。 3.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表情描写的作用。这是对母亲舍身哺子的行为的侧面描写,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另外也是在告诉读者,孩子的生命得来不易。答此题一定要答出对母亲形象的作用,不应仅仅围绕孩子来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总是重复“一次又一次”这一短语的作用。应从时间的推移的角度来考虑作答。当然,这一词语,也在暗示母亲的生命在一点一点消逝。造成悬念,使读者放心不下,促使往下阅读,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5.试题分析:考查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你是否知道你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可以超越五千米高山而在风雪之中塑造生命。”是一句强烈的抒情,抒发了作为母亲的无私和伟大之情。平时要记忆最基本的表达方式的类型,要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判断出是那种表达方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科,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圆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甩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问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删减)

1.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写在下面。

3.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

4.说一说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加点诃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爱者甚  蕃:繁多    B. 不蔓不  枝:长枝节

C. 亭亭净  植:种植    D. 陶后有闻  鲜:少

2.翻译下面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文题中的“说”是一种古代文体。

B. 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 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与运用。

(1)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

(3)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

(5)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在《望岳》一诗中表现出战胜一切困难,勇敢攀登顶峰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

(8)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

(9)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它是唐朝时期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他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铭”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便是如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