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

非文学类作品阅读     

材料一 

“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 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 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 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 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

“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是 为了 追求学问,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 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中,曾经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 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一个伟大的作者他是用他的生命来写作品,用他的生活来实践他 的作品。言行不一,写空话谎话,作品就没有生命,也不会感动人。只有最真诚的作者,他 的情意才能感动后来的读者,所以诗的高下好坏就看诗人自己的品格修养,以及志意境界的 高下好坏,喊口号的,赶时髦的,无实话,无真情的作品,是无法长久流传的。”

——叶嘉莹教授访谈(节选)

材料二     细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我学到了分析、品味唐诗的几个绝招:

第一招:知人论世,了解 唐诗背后的故事。叶先生在讲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时,

先不拿出诗,而是介绍骆宾王的生平故事,从政治斗争到民间传说,可谓惊心动魄,引人入 胜。有了这个背景知识,再来读诗 ,就好像看到骆宾王的传奇一生;听那文字,就仿佛听 到骆宾王的情意心声。这样的讲解,对诗歌的理解更能入境、入味了。

第二招:品出唐诗的滋味来。讲故事,谈对仗、用典,说画面、感受,……这些程序化、 机械化的分析没有深入诗的肌理,终究 讲不透诗到底美在何处。我看叶先生讲“淑气催黄 鸟,晴光转绿蘋”两句时,品了一个“淑”字,真把诗的味道给品透了。她说:“《诗经》 上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是和柔美善的意思;我们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春至则阳生,所以‘淑气’指的是春天和暖的阳气。”听了叶先生的讲解,我顿生一种温暖 之气,有如沐春风之感。

第三招: 比较 品读,加深理解 。李白有才,苏东坡也有才,而且都是天才。叶先生说 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细细回想,个中微妙精确道来,确实恰如其 分。

                                          ——节选自浙江语文教师吕新辉文章

材料三

蒋勋是美学家,他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富有意境和美感,如对王维《文杏馆》 最 后两句“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他认为,那云可能不愿意只做栋梁的装饰。栋梁之才 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王维本来可以做栋梁之才,可是他宁愿在自然当中做一片飘去的云, 遇到冷空气,变成了人间雨。我们在追求欲望、物质,王维刚好在放弃。伪装和虚饰,还不 如人间的一片雨水对生命有更好的滋润。结合王维诗的哲学和禅学意味,蒋勋这样的解读显 得贴合而高妙。 加上他独特的嗓音清冽安静,不疾不徐有如溪水潺湲,是很美的体验。他 说李商隐是自己生命最大的眷恋者,是带着人生感悟、诗意美的解读。

而对于大家都抗议的书中的一些硬伤,比如《琵琶行里》“缠头”一词的解释,陶渊明诗中“南山”和“终南山”的差别等等,在 14 年出版的修订版里都做了修改。所以大家尽莫一味地批判,择其善者而从之。何乐不为?              

——摘引自豆瓣网友书评

材料四    

知名自媒体人六神磊磊最近刚出了新书《六神磊磊讲唐诗》, 该书沿着初唐、盛唐、 中唐、晚唐的轨迹,用当下的语言讲述唐朝诗人的故事——王之涣被叫作王猛人,王维是学 霸、大腕儿,李白是个傲娇的人,“但他一生都很崇拜谢脁,无时无刻不在碎碎念”。诗人们“刷着朋友圈”,喝酒撸串,在人世间策马奔腾。六神磊磊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翻墙的 人,用生动通俗,轻松幽默的讲故事方式,“带你翻过唐诗那道墙,去折出几枝带露的花来,

拿给你看。”他不仅在公众号讲唐诗,也给中学生、小学生面对面讲过,那些小孩子笑得人 仰马翻。“照本宣科,孩子不会买你的账。” 六神磊磊说。一位读者称自己是学渣,语文 考试不及格,但看了六神磊磊的文章就突然爱上了唐诗。有的妈妈读者还建议“能不能出一

本带卡通的唐诗解读,简单易懂又吸睛”。                      

——节选自新闻报道

1.请结合材料一,找出不 符合文意的一项(     )

A. 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着诗人的身世经历、生活体验、理想意志、内心的感动,能跨越时间,读者能够为之感动,丰富人生和情感体验。

B. 古典诗词蕴涵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能让读者涵养性情,塑造品格,提高个人志意境界。

C. 读古典诗词重在感悟诗人的生命感悟和真情实感,所以诗词知识不必学习识记。

D. 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考场作文,只有说实话、诉真情的作品才能感动读者,编造、应付、迎合的文章因为虚情假意而难以动人。

2.阅读材料三、材料四,说说蒋勋和六神磊磊在读唐诗、讲唐诗的特点、风格上有何不同?

3.阅读材料二,了解品唐诗的方法,分析第一招的论述思路。

4.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在记者采访时说:“虽然等红灯往往只有 二三十秒的时间,但是对于背几句诗来说是绰绰有余。”可见他获冠不是偶然,是基于对诗 歌的热爱和见缝插针地学习。根据此材料,结合文本,联系你的实际,说说你将如何更好地 来学习诗歌?

 

1.C 2.蒋勋是美学家,他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富有意境和美感,解读贴合而高妙。 六神磊磊当下的语言,生动通俗,轻松幽默的讲故事方式讲唐诗,通俗易懂,活泼有趣,深受学生喜爱。) 3.先提出方法:知人论世,讲出唐诗背后的故事。然后(举例论述)列举 叶先生在讲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的例子,具体生动地展现了了解诗人故事,更能深入诗歌情境的道理。最后总结这样的方法对诗歌的理解更入境入味。 4.结合文本内容,结合材料,联系自己实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型学习能力。主要考查的内容有:对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比较归类、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论证思路的能力;探究文本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见解的能力。属于材料整合探究类试题,此类题往往由多则材料组成,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异同,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观察分析能力。识记是理解、赏析古诗词的前提和基础。不论是材料一中所说的在古典诗词中去“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还是材料二中所说的“分析、品味唐诗”“ 加深理解”古诗词,还是材料三中所说的“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唐诗”感受它的“意境和美感”,亦或是材料四中的“用生动通俗,轻松幽默的讲故事方式”解读唐诗,都要建立在识记的基础上。识记的基础打好了,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的生命感悟和真情实感。所以C项是错误的。 2.本题考查比较归类、整合信息的能力。一般从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归纳。根据试题要求比较辨析,综合归类概括相关信息。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本题要求比较的是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不同点。需要抓住材料的中心句作答。整合材料三的内容,主要是美学家蒋勋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富有意境和美感,解读贴合而高妙。材料四则是知名自媒体人六神磊磊用当下的语言,生动通俗,轻松幽默的讲故事方式讲唐诗,通俗易懂,活泼有趣,深受学生喜爱。作答时,可直接摘录显性信息,如材料三中的“蒋勋是美学家,他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唐诗,富有意境和美感”“ 贴合而高妙”,材料四中的“ 用当下的语言”“用生动通俗,轻松幽默的讲故事方式”,再结合隐性信息即自己的思考凝练,结合题意,找准概括的角度。可以用“人+事”的形式。 3.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思路的能力。答题技巧:(1)点出文段的论点;(2)答出论据或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使用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起承转合关系的词语来组织答题语言。答题模式: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使用了……的论据,接着对……的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论证方法),最后做出总结,得出结论。本题首先理清材料二的结构特点:总分总。据此,可分为三层:(1)提出观点:品唐诗的方法第一招为知人论世,讲出唐诗背后的故事。(2)具体论述: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叶先生在讲解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的例子,论证了先知人论世,再来读诗,更能深入诗歌情境的道理。(3)得出结论:这样的讲解,对诗歌的理解更能入境、入味。然后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具体概括出每层的内容即可。 4.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内容并联系实际、提出见解的能力。要紧抓题目中的三个要点:“材料”“文本”“你的实际” 作答,尤其要结合雷海的话“他获冠不是偶然,是基于对诗歌的热爱和见缝插针地学习”,来阐述自己学习诗歌的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语言要简明、连贯,不能出现病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挣脱了跟着我并想留住我的圣·约翰。这轮到我处于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起作 用,在发挥威力了。我告诉他不要再提问题,或是再发议论了。我希望他离开我。我必须 而且也宁愿一个人待着……我从感恩中站起来——下了决.心.了,随后躺了下来,并不觉得

害怕,却受到了启发——急切地盼望着白昼的来临。

白昼来临,拂晓时我便起身了……

①上这段文字是小说《简·爱》中的选段,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下的“决心”具体 指什么?请概括作答。

②结合小说内容和人物特点,阐述这一行为是合乎情理的。

(2)忠诚是美好品质,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写出能体现这种品质的情节。

甲:《水浒传》中的燕青              乙:《海底两万里》中的康赛尔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广数言欲亡                  操大惊,急回帐召惇问其

B. 未果,病终                  真君道:“兄弟们在此看守巡逻,等我上去他。”

C. 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了。

D.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    (李白《峨眉山月歌》))

(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3)古人喜“望”,因望而抒情感怀。杜甫登山而“望”,立下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抱负。 崔灏登楼而“望”,抒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愁。

(4)爱国是永恒的主题,从古至今不乏爱国人士。古代有曹刿积极参与国事,面对乡人的 劝阻,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有艾青面对国土沦丧, 满含热泪发出爱国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该多好!我再也不会有那些无 wèi(   )的思虑:害怕不被人接 nà(   )欣赏、喜爱;害怕未来叵.(A.bǒ B.pǒ)测,命运不可期。那害怕是一大片 阴影,使得青春悄(A.qiǎo  B.qiāo)然离去。

 

查看答案

某学校八年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字,探究“咬文嚼字”这一活动的意义。

2016年,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曾开展了“2016年围观名家微博活动,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

据悉,这次“围观”活动历时一年,吸引数万网民参与,共对周国平、郭敬明、韩寒、黄健翔、郎咸平、李承鹏、李银河、马未都、钱文忠、徐静蕾、郑渊洁、方舟子等12位名家,提出了11万余条(含重复)差错质疑,最终语言文字专家组认定了其中538条差错。根据“围观”结果,12位名人中,周国平、郎咸平语言文字差错较少;而收藏名家马未都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则差错较多。

(2)某班准备模仿央视热播节目,举行“朗读者”主题活动。请仿照示例,再续写两句,形成一组排比。

示例:书籍如一位良医,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烦愁苦;书籍如一把钥匙,它能启发我们打开智慧大门。

(3)将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生活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①          :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②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③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自在,充满诗意;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④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