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
A. 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 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 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 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把“囊括”和“包揽”颠倒过来)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山朗润起来了,水zhǎng________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kōng líng________的蓝水晶。
(3)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____________、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古诗文默写
(1) 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4)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本报7月6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武汉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
“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用简要的文字说说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
综合性学习。
光华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材料二:学校“墨缘”书法社展示的部分书法作品
图一 王羲之作品 图二 颜真卿作品 图三 怀素作品
(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一,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作欣赏:结合材料二,写出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
(4)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文)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临沧海”化用________(人名)《步出夏门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