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月之精灵——蟾蜍 ①在我国古代,蟾蜍很早就跟月亮联系在一起。汉代的月神画像砖中,...

月之精灵——蟾蜍

①在我国古代,蟾蜍很早就跟月亮联系在一起。汉代的月神画像砖中,通常都趴着一只蟾蜍。就连发明地动仪的张衡在著述中都说:“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妲娥窃之以奔月……妲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两汉有关月亮的众多图画和文献,也都描述了这一神话,难怪古人把蟾蜍称为“月之精灵”。

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的蟾蜍,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蟾蜍,都确确实实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

③现实生活中的蟾蜍,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能分泌黏液,又俗称“癞蛤蟆”。

④蟾蜍虽然容颜丑陋,却是自然界中的生存高手。它常常在早晨、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蟾蜍的皮肤柔软、潮湿、黏滑,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且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而不到水里去。每当冬季到来,蟾蜍便潜入烂泥,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三月初,当北方大地乍暖还寒,温度回升到10℃左右,它便从冬眠中苏醒。蟾蜍一般在清明前后产卵,一只雌蟾每次产卵3000~5000枚。

⑤蟾蜍行动笨拙蹒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跳动。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装死,躺着一动不动。

⑥蟾蜍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常见的蟾蜍,只不过拳头大小。可是南美热带地区,却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蟾蜍,个体长约2 5厘米,为蟾中之王,而有些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

⑦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它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昆虫、蜗牛等小动物。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蟾蜍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

⑧蟾蜍还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有蟾蜍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蟾蜍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痈疽等有较好的疗效。

⑨尽管许多人对蟾蜍的外形没啥好印象,然而 。蟾蜍挺着大肚子,一次产卵数千枚,早在石器时代就被视为孕育生命、子孙昌盛的图腾。蟾蜍日伏夜出,与月亮同步出现,而月亮又与女子、婚姻、繁衍密切相关,所以蟾蜍成了月亮的形象大使。历代文人都常用“蟾宫”指代月亮。民间还用“蟾官折桂”来指代应考得中,甚至有人把砚台雕刻成蟾蜍形象,以求吉利。唐宋之后,月宫里的蟾蜍逐渐被人冷落,而口吐铜钱的“金蟾”却在民间日渐红火,形成了“家有金蟾,财源绵绵”的说法。民间画家在年画中也多以“金蟾”为题材,创作了“刘海戏金蟾”等作品,寓意财源广进,大富大贵。

⑩“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蟾蜍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1.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任选其中一种,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2.阅读全文,在第⑨段横线处填写一个能概括下文的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尽管许多人对蟾蜍的外形没啥好印象,然而

 

1.示例一:列数字。“个体长约25厘米”使我们对“最大的蟾蜍”有了量化和具体化的认识,使说明更加直观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示例二:作比较。“小型的非洲蟾蜍的身长只有其1/10”是将“小型的非洲蟾蜍”和“最大的蟾蜍”的体型作比较,从而突出“最大的蟾蜍”的体型之大,使说明更加直观生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在中国文化中它却有着许多美好的寓意(或“蟾蜍却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题目作用的分析。解答题目的作用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效果三个角度来考虑。内容:概括文章所叙述的事件;点名文章的主旨;指处文章的主要人物。结构:是文章行文的线索等。艺术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本文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从外形、种类、动作、价值等方面介绍了蟾蜍;二是阐述了蟾蜍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两部分内容都围绕主体“蟾蜍”展开。另外用“月之精灵”来修饰“蟾蜍”,看似很不搭,却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先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补写。第⑨段中“尽管很多人对蟾蜍的外形没啥好印象”是承接上文的句子,因此横线处应当补写与下文紧密相连的句子。第⑨段主要介绍了蟾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蟾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美好寓意),围绕这个话题补写即可。 3.本题考查先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引用、分类别、摹状貌。解答本题,可根据文章中的具体句子分析其运用的说明方法。例如,文中“个体长约25厘米”是列数字的标志性特征,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很容易了解到“最大的蟾蜍”的体型,使我们对该种类蟾蜍有了具体而形象的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文实践活动。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学校举办了“拥军爱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出谋献策,设计两个活动,并写一则宣传标语。

活动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建军九十周年的宣传图,请简要说说你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早有调查显示,一个人读书和获取知识的水平和他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的书读得足够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就在唐诗宋词中,在爷爷、姥姥讲给你的故事里。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中,至今依然被文人那种美丽的方块字写在字里行间。

①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

②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能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

③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

④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毕淑敏写的一首诗歌。作者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

C. 《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了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更体现了诗人余光中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出自苏联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是共产主义国家最著名的“革命小说”之一。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孔子文化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如同一棵千年老树,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里。

B. 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杜绝腐败。

C. 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D.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厉害了,我的国》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将祖国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在大荧幕上,引发了观影热潮。

C.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