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作州:指欧阳修担任滁州知州。②直:径直。③即:到。④即:根据。⑤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泉水之   

(2)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游人而禽鸟乐也  

(4)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B.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C.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D.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

4.请依据(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以“”(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乙)文则以“____”(填写一个字)贯穿全篇。遭遇贬谪的欧阳修筑亭并题名“醒心”,盛世不忘忧,显示了“____________”(填写文中四字短语)的政治家风范。

(2)两篇文章都表现了太守(欧阳公)的两种“乐”,请简要概括。

 

1.(1)涯: 水边 (2) 乐: 以……为乐 (3去: 离开 (4)故: 所以 2.A 3.(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2 (他)有时喝醉了或劳累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 4.(1)“醒”“洒然而醒” (2) 山水之乐 与民同乐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乐”:以……为乐。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考查文言断句。A项“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译为: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其”“述”“或”“劳”“即”等字词的翻译。“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判断句翻译,“述以文”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4.(1)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乙文贯穿全篇的一个字可提取“醒”作为答案。显示政治家风范的短语可提取文中“洒然而醒”作为答案。(2)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欧阳公的两种“乐”,可归纳为一个是山水之乐,一个是与民同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上述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七言绝句。

B. “君问归期未有期”写出对方询问诗人归期,诗人予以回答,一问一答,语言简括。

C. 《夜雨寄北》第三句写出自己当前的苦况,第四句转写自己回乡与亲友相聚的情景。

D. 《夜雨寄北》这首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言浅意深,语短情长,具有含蓄的力量。

2.“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景色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读山水小品文,能(甲)(yú) 悦   我们的心灵。山以它的高大雄伟给人以力的示,水以它的清纯柔给人以美的遐想。美丽丰富的自然风光,引发了古圣先贤们;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牵动着诗人墨客们的万般情思。文人墨客以自己的真情实意感悟万物,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融于天地,他们们笔下一篇篇疏(乙)(lǎng) 隽永的游记自然而发,于是这处处山水顿时生机盎然。

(1)为文中①②处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①处       ②处                

(2)根据甲乙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甲处                   乙处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美丽丰富的自然风光,引发了古圣先贤们。

修改句: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答谢中书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B. 鲁迅,原名周树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都是他的作品。

C.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

D. 《繁星》《春水》共收录了350余首小诗,看似零碎但有一条线索贯穿,即对母爱、成长、自然的歌颂。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2) 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6)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8)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游山西村》中道出生活中总会遇到坎坷和困难,但只要不馁,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出游让我们放松身心;出游让我们开拓视野;出游让我们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你有什么难忘的出游经历吗?写一写你的见闻和感受。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为游记;②注意使用多种描写方法,体现游记的特点;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