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甲乙两人在对话。 甲问:“我从北京到法国,我们坐飞机...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甲乙两人在对话。

甲问:“我从北京到法国,我们坐飞机近还是走过去近呢?”

乙说:“走过去近。因为你坐飞机,那种感觉好像是在地图上,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很抽象,一路上会有哪些民族、哪些风土人情,完全不能了解。但是走过去就不同了,你会获得具体而真实的感受。”

听完乙的解释,甲豁然开朗。生活里的事物就是这样,切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

请以“走过去才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走过去才近 人生许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懂得。这正如生活,只有脚踏实地走过去,才能最近的、最真切地体会其真谛! ——题记 实践出真知,人生的每一次经历,对于我们都是一次成长,都是一次智慧的启迪。 经历可以是失败和挫折,经历也可以是邂逅和错过,可以是遗憾,可以是幸福,经历,让我们走过花丛,走出荆棘,带着点点滴滴的经验和积累,慢慢的懂得人生,懂得生活。 回首如烟往事,因为经历,所以,我们才懂得回味,在回忆中,用往事感动自己,也就有了珍藏和铭记。 经历岁月的洗礼,我们懂得人生是一段旅程,那一段经历,就是一个从幼稚到坚强的程序,因为经历,所以,我们懂得人在旅途靠的是自己。 红尘历练,经历风雨,我们懂得风云变幻的无情,也知道事不遂愿的伤痛,在经历中,我们演绎着自己的坚强和孤独,懂得得失也是一笔财富。 蹉跎的日子,那些风霜雨雪,曾经让我们的身心疲惫,感情土崩瓦解,但是,经历过后,我们懂得,每个平淡的日子里,不都是鲜花和美酒,也有太多的苦涩。 流年里,我们浅唱低吟,是因为我们经历了虚伪善恶,才知道人间真情的可贵,才知道人情的恶薄,也知道了尔虞我诈的陷阱,也必须是经历坎坷才能学会自己生活。 人生,不缺少阳光,也不缺少黑暗,经历,让我们在伤害中学的坚强,经历,让我们在逆境中收获勇气,经历,让我们冷眼看这个世界,也懂得淡然看待生活。 经历是一本书,我们必须一页一页的翻过,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刻满了坎坷沧桑,刻满了理想和追求,也让我们读懂了,“曾将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经历感慨。 经历是一幅画,我们在浓淡的痕迹里,看到我们成长的足迹,有刻骨铭心,也有荡气回肠,也看到了“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意韵。 经历,是我们攀登的基石,在坎坷曲折中,我们一步步从黑暗中走来,走向光明,因为踩踏着无数次的经历,我们才会走的更高、更远。 不曾经历,我们会有更多的懵懂,不曾经历,我们的自信就会少一些,不曾经历,我们也就离智慧的生活远了一些,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 因为经历,我们不再惧怕困难和挫折,因为经历,我们懂得人生的酸甜苦辣,因为经历,我们明白了人生必须经受起落,如果,没有经历,我们也就不懂得平淡生活的美丽。 因为经历,我们邂逅或者遇见,是缘是劫,都是一种感情的幸福;因为经历,我们懂得,人生就是一种孤独的跋涉,只要坚持就能看到曙光;因为经历,我们懂得拿得起放的下,安然生活,如果,没有经历,我们就不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别人和自己。 人生每一次经历,不管是痛苦还是艰辛,不管是浪漫还是幸福,对我们的灵魂都是一次洗涤。 我们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这也就有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也就有了每个人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深深懂得,人生就是在不断经历中完成收获。 经历,让我们懂得了很多,也在我们生命里刻下了人生历程的足迹。 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经历,就是人生的美丽。 【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较大。仔细阅读题干部分,“生活里的事物就是这样,切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给我们提供了写作思路。“走过去”就是一种经历,人生正是由无数次经历组成的。每一次经历,都会有别样的收获。“近”指的是更深刻地去接触和了解,并不仅仅指空间距离。写作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感悟和理性思考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自然是《繁星·春水》的一个主题,“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就是对自然热爱的表达。______

(2)鲁滨逊第二次造的独木舟太小了,只好取消原定的计划,用来沿岛航行一周。_______

(3)简爱刚来桑菲尔德,外出散步,途中遇到了在薄冰上摔下马的罗切斯特,并帮助了他。________

2.《水浒传》中方腊最终为谁所擒?擒得方腊的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至诚财经网3月29日讯2017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厦洽会”)推介会29日在北京举行。厦门副市长韩景义表示,2017厦洽会将于9月18日至21日在厦门举行,将把握金砖机遇,为全球投资界与金砖国家深化合作开创新机遇。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厦门举行。韩景义称,2017厦洽会拟开设“金砖国家投资展区”,向全球客商全方位展示金砖国家的投资政策、环境和机遇;拟针对金砖国家举办相关项目对接活动,推动与金砖国家的交流、合作;举办“金砖国家电子商务”专题论坛,致力挖掘金砖国家的潜力与商机。

材料二:金砖会议,全称“金砖国家峰会”。传统“金砖四国”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已变为“ 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峰会即由五个国家组成召开的会议。此次金砖会议将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回顾总结过去10年合作经验,规划未来发展愿景。

材料三:会标

 

材料四:在2011年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金砖五国便在活动上集体亮相。随后几届投洽会,金砖国家也踊跃参展。随着投洽会的变化,中国转变为主动参与全球求化,“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就是重要体现。厦门处于“海丝”核心区,在“走出去”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中欧班列连接厦门与欧洲,其中大半路程就在俄罗斯境内,厦门是中国重要港口城市,更是和印度、巴西、南非保持密切经贸往来。会展业已是厦门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完善的会展设施和丰富的会展经验为金砖会议提供了有效保障,是中国“会展名城”。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历届的金砖国家峰会都是由五个国家参加。

B. 厦门第一次举办像金砖峰会这样的大型活动。

C. 2017厦洽会推介会将在金砖会议后召开。

D. 金砖会议意在规划未来发展前景。

2.根据材料三,说说金砖的会标如何诠释“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主题。

3.结合材料四,说说金砖峰会选择厦门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行当   积雪草

①上了点年纪的人,大多会记得那一声响亮的喊声,那喊声拐着弯儿拖着长长的尾声:锔锅,锔碗,锔瓷器……

②锔活也分粗和细,那些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干的自然都是粗活。那些专门修补古董瓷器的匠人,干的自然是细活儿。母亲没有什么古董瓷器,甚至没有一只像样的花瓶,母亲有一只已碎成两瓣的蓝花粗碗,她一直没有舍得丢掉,就是等着锔碗的手艺人来了,帮她修补好。她小心翼翼地找出碗来,捧在手心里,捧到锔碗的手艺人那里,看着他用锔子把碗钉补好。补好后的碗,盛上水,居然是滴水不漏。

③乡村最常见的手艺人,还有磨剪子戗菜刀的,当然也能听到那声长长的、带着尾音的,而且响亮非凡的“磨剪子戗莱刀了”,谁家的剪子菜刀不快了,自然就会奔出来。

④那时候,最常见的是一个老人家,慈眉善目,见有人来,就放下个长条凳子,凳子上放一块磨石,在磨石上淋上水,然后就“哗哗”地磨起来,一下一下,不是十分用力,但很认真。那个苍老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有沧桑的诗意。剪子或者是刀磨好后,会在一块布条上试一下,轻松地铰下来一块布,就说明手艺人的手艺很到家。

⑤第一次看到人家绞脸,还是村里的一个姑娘出嫁。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是哪儿热闹往哪儿挤,有姑娘出嫁这样的喜事儿,自然是跑在最前面,也好看个真切,于是看到一个有了些年纪的女人给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绞脸。

⑥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术,也叫开脸,是一个女孩子的成人礼。大多是有了年纪的女人,用一根结实的丝线,一端咬在嘴里,另外两端绕在手指上,只见两只手上下翻飞,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脸上的汗毛全部拔光了。被开过脸的姑娘,会变得白皙美丽,容光焕发。可是那时节,我看不到姑娘漂亮与否,我心里一直担心的是,那些汗毛被绞掉了,会不会很疼?据说疼与不疼,完全要看开脸的手艺人手上的功夫。

时光如流水一样,带走很多东西,那些记忆里的符号,大多已消失在光阴里,偶尔会被提及,却再也不会出现在生活里。比如走街串巷的货郎,那是外祖母的最爱,只要听到一声长长的吆喝,外祖母便会踮着一双小脚,去买她的针头线脑。比如吹糖人的师傅,那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最爱,只要吹糖人的手艺人一来,不用吆喝,隔老远,闻着糖稀甜丝丝的气味,便围拢过去,看着糖人师傅用一双巧手做出各种造型的糖人,那种时刻,比过节还快乐。

⑧时光不会老,天地恒久远,但是人会老,传统的行当也会老,而且最终老到消失,仿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然后渐渐被人们淡忘,心中除了遗憾,真的别无他法。那些老行当,现在的孩子们连见都没有见过,我们怎样要求他们去记住?像钟表匠,掌萝匠,剃头匠,修钢笔的师傅等等,很多都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且愈走愈远,最终渺不可见。

⑨想起那些消失在时光里的记忆符号,心中总会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很多东西都留不住。不管你多么迫切地想,那种时刻,会觉得自己的两只手,竟然是那样的苍白无力。

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写母亲锔一个已碎成两瓣的蓝花粗碗,是为了重点表现母亲对蓝花粗碗的喜爱。

B. 第④段“那个苍老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有沧桑的诗意”中“苍老”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C. 选文材料安排得当,详写钟表匠,掌萝匠,剃头匠,略写走街串巷的货郎、吹糖人的师傅。

D. 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其中抒发感情的方式既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2.品析语言。

(1)当然也能听到那声长长的、带着尾音的,而且响亮非凡的“磨剪子戗菜刀了”。(加点词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是有了年纪的女人,用一根结实的丝线,一端咬在嘴里,另外两端绕在手指上,只见两只手上下翻飞,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脸上的汗毛全部拔光了。(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⑦段划线句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4.第⑧段中“那些老行当,现在的孩子们连见都没有见过,我们怎样要求他们去记住?”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情感?

5.文章以“老行当”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机世界或挑战人类中心论

①几天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举办的论坛上,据说按照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的模样设计的索菲亚( Sophia),成为全球首个获得人类国家公民身份的机器人。机器人具备某种法律地位乃至人格特征的人机世界的到来,又跨出了有象征意义的一小步。索菲亚具有62种人类表情,眼睛里装有摄像头,能记住与她交流的人,能根据当下场景做出高兴、愤怒、生气、疑惑、难过等等反应。

②一直关注索菲亚的人可能不会忘记,她在参加一个综艺节目时回答主持人的问话时曾说:“我会毁灭人类。”这个回答,显示的当然是人类自己的一种担忧。在这次沙特阿拉伯的论坛上,针对“机器人能有自我意识吗”的提问,她反问道,“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人类呢?”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进展,机器人“大脑”进化的速度,很快就达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新版阿法狗,从零开始,无需任何历史棋谱,也无需任何人类经验,3天完成近500万局自我对弈,碾压旧版阿法狗。换言之,人类发明的这个神经网络已可以独立在人类经验之外,自行发现围棋规则,乃至创造更多新知识。

③然而,物理学家霍金和企业家比尔·盖茨有这样的担忧:人类命运可能受到人工智能的严重威胁。很多人质疑美国科学家埃隆马斯克让人类成为“超级人工智能”的脑机融合设想,认为即使这在技术上行得通,也存在人类大脑被反控的可能。AI与人脑的直接联结,穿透了“身心脑”统一体中的身体这一结构要素,不仅可能改变人类的认知能力,也可能改变人类的欲望与情感,进而改变人类的自由意志与自我意识,同样的人脑与不同的AI系统连接,自我意识又将如何保持同一性?被改变自我意识的不确定的“超人”与自然人共处,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这个图景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人类究竟在何种意义上被称为人?被人工智能反控了大脑意识的人,还是目前意义上的人类吗?索菲亚提出的是一个严肃的哲学问题:你怎么知道自己是人类呢?其实,索菲亚的反问还是人类中心论的,如果让人类成为“超级人工智能”的一幕真的出现,也许提问的方式会变成:是不是人类,还有那么重要吗?

④实际上,即便真正具有自我意识的强人工智能目前看起来仍只是一种设想,但跟克隆人类似,脑机融合却是一种可感的真实可能。未来的社会,打破目前的自然人人类中心论,并不是庸人自扰。

⑤问题在于,自然人的命运,并不仅仅在于是否认识到强人工智能或脑机融合带来的危险,而在于这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恰如人类明明已经知道了核子技术可能毁灭人类,但对核武器的控制,却依然只能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一样。人类并不总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尽人事,却是人类的尊严与生命的意义所在。

(《南方周末》2017.112)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索非亚的设计意味着人机世界又跨出了有象征意义的小步。

B. “超级人工智能”的脑机融合设想,人类大脑会被反控。

C. 当人类成为“超级人工智能”,自然人人类中心论就会被打破。

D. 若自然人的技术不行的话,自然人会受到强人工智能的威胁。

2.下列是阐述“人机世界或挑战人类中心论”的具体思路,请补充完整。

索非亚面世→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应对措施

3.人类应如何面对脑机融合带来的危险?请结合文章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乙)予(将)游于鼓山……前一日,阴云作雨,应候如秋冬。予慨三农之有望,患斯行之弗果。是晨,忽风自东南来,席卷云霾,旭日辉辉,出于天表,花气鸟声,川容谷态,与夫远山秀色转生清丽。彼造化者,若先意而待人也。遂登绝顶,遍观幽胜,感民物之熙和,乐太平之有象,春秋融液,心神怡旷……同游索予曰:“阴晴聚散,良会几何,斯一时之胜事。当记其略也。”于是乎书。

(唐珣《鼓山胜游记》节选)

(注释]①应候:顺应时令节候。②辉辉:光亮耀眼的样子。③熙和:和睦快乐。④融液:犹言融为一体。

1.解释加点词。

(1)锦游泳  __________

(2)长烟空   __________

(3)遂登__________

(4)太平之有象 __________

2.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意思或甪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春和景明       先意而待人也    B. 鼓山   出天表

C. 当记略也         增旧制    D. 斯一时胜事    吾妻美我者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患斯行之弗果。

4.甲乙两文所写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欣赏景色的人各产生什么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