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堆 孙宗信 ①老堆五十多岁,一张倭瓜脸,几根黄胡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堆      孙宗信

①老堆五十多岁,一张倭瓜脸,几根黄胡子,佝偻着腰,黑黄的老脸上唯两腮潮红,他常常扛一柄磨细了柄的锄,不绝声地咳,青布裤子下两截干瘦的腿脚满是黄土。

②他有几个不舍得:一不舍得吃。不只不舍得吃粮,连盐也不舍得吃,按他的理论,饭里撒了盐,便要吃得多,因此他家一年四季寡水煮稀饭,高粱面掺糠蒸窝头,三两盐盖进瓦罐藏在床底下,过年饭才能撒几粒。婆媳们熬不住清淡,偷偷摸摸攒点私房盐,吃饭时避开他,碗里撒一点,不能让老堆看见,看见要骂:“败家子!没有盐就吃不下去了?不知道俭省,真不会过日子!”

③老堆第二个是不舍得穿。他常说,脚是娘老子给的鞋,越磨越厚;皮是娘老子给的衣,越穿越结实,放着娘老子给的不用,非要再买衣裳做鞋,真是有钱烧得慌。他身体力行,一生赤脚。年节里走亲戚非穿鞋不可,他也把一双鞋夹在胳肢窝里,走到亲戚门边,才拍拍脚穿鞋进屋。五年穿破了一双鞋,真心疼得不行。

④他一生很少穿衣服,从春到秋,基本光脊梁,身上晒得如同非洲黑人。炎热的夏天火一样热,空气干燥得擦根火柴就能点燃,人们躲在树荫下还热得难受,老堆专拣天热时下地锄草,黑脊梁被毒太阳烤褪了几层皮,别人问他热不热,老堆说:“舒坦。”他结婚时扯一件青布衫,每年大年初一穿半天,直到六十七岁亡故仍做了寿衣穿着入了土。

⑤老堆第三个是不舍得借东西给人。谁借他东西仿佛剜了他的肉。邻居借他的锄头耪了一天地,他黑着脸几次要,掂起锄左看右看,硬说锄刃磨下去一韭菜叶。有一年他大舅借他的驴拉了半天磨,他心痛得直掉泪花,硬说驴累瘦了,要赔三斤麦麸子,为此,两家至亲翻了脸。他有了屎尿,无论走多远,也要拉在自家地里头。有一次,上城赶集,有了一泡尿,憋得脸通红,把尿憋住,四五里地紧赶慢赶往家里跑,路上有人看他着急慌忙的样子,料想出了什么事,拦住问问,他顾不上搭话,急赤白脸地跑回家,尿到自家地里。

1.文章是围绕老堆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老堆“不舍得”的事例。

3.孔乙己是一件长衫不肯脱身,老堆也是一件结婚时扯的青布衫到死也没换过新的。这两人这样做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4.从描写方法上看,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塑造和文中对老堆的塑造有什么异同之处?

5.评价一个人,不能绝对化,不能只说优点,也不能只说缺点。请你以对孔乙己和老堆的评价来证明这个观点。

 

1. 俭省。 2. 不舍得吃(不准家里人吃盐);不舍得穿(五年才穿破一双鞋);不舍得借东西给人(因为借驴跟大舅闹翻)。 3. 孔乙己不换长衫是因为他觉得长衫是他读书人的象征,代表他的身份;而老堆不换新衣则纯粹是出于俭省、抠门。 4. 相同点:都有对两人正面外貌、言行的描写。不同点:对孔乙己的描写有大量的侧面描写。 5. 【示例】孔乙己虽然迂腐、品行不端,但他也有善良可爱的一面,比如拿茴香豆分给孩子吃。同样,老堆虽然是个守财奴,但也有勤劳、朴实的一面。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通读全文,了解到老堆的各种不舍得。故他的鲜明特点是:节俭。 2.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②段写了他舍得吃。不只不舍得吃粮,连盐也不舍得吃。第③④段写了他不舍得穿。五年穿破了一双鞋,真心疼得不行。他结婚时扯一件青布衫,每年大年初一穿半天,直到六十七岁亡故仍做了寿衣穿着入了土。第⑤段写了他不舍得借东西给人。谁借他东西仿佛剜了他的肉。 3.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能力。分析其性格中深层次的原因即可。孔乙己,思想潜意识里认为长衫是知识分子身份的标志,他死要面子,硬摆读书人的架子,那件长衫满足了他的虚荣心。老堆,是节俭,是抠门。 4.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把握。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结合文本分析:“老堆五十多岁,一张倭瓜脸,几根黄胡子,佝偻着腰,黑黄的老脸上唯两腮潮红”这属于肖像描写。《孔乙己》中“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也是肖像描写。看见要骂:“败家子!没有盐就吃不下去了?不知道俭省,真不会过日子!”这是本文的语言描写。《孔乙己》中也很多。在《孔乙己》中通过“笑声”和掌柜的语言对孔乙己的描写,属于侧面描写。而本文没有。 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的评价。结合文本分析人物的优缺点即可。如:老堆,缺点:抠门,守财奴;优点:勤劳、朴实。孔乙己缺点:懒惰而又死爱面子,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优点:善良的心地,写一手好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日。

材料四:“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2015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地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释)①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1.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

2.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3.材料四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要说说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联合起来的集团。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异二者之为____

(2)微斯人,吾谁与____

(3)朝廷治朋党____

(4)得为范公党人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质何敢望/之

D. 闻者为/之缩颈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何时而乐耶       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B. 物喜             属予作文寄之

C. 王质独扶病饯国门   公与之乘,战长勺

D. 质何敢望           后天下乐而乐

5.对以上选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表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的济世情怀和不因物喜悲的乐观精神。

B. (乙)文中范仲淹遭谪时,正逢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他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C. (甲)文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

D. (甲)文中可看出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乙)文中可以看出王质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人。

6.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甲)文中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

奇妙的汉语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请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

不断发展的汉语,____________,令人痴迷、神往。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____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____奖。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____________

(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4)杜牧《泊秦淮》中用曲笔讽刺那些醉生梦死、不关心国事的官僚的名句是: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

(5)酒是文人的爱物。如《水调歌头》中苏轼有“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浣溪沙》中晏殊有“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