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
嘱 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小红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色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儿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样,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愿望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起初他觉得不太好,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面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划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像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才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像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像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1.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
2.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儿刚说出这几句话……
3.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从本文线索或结尾段的安排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堆 孙宗信
①老堆五十多岁,一张倭瓜脸,几根黄胡子,佝偻着腰,黑黄的老脸上唯两腮潮红,他常常扛一柄磨细了柄的锄,不绝声地咳,青布裤子下两截干瘦的腿脚满是黄土。
②他有几个不舍得:一不舍得吃。不只不舍得吃粮,连盐也不舍得吃,按他的理论,饭里撒了盐,便要吃得多,因此他家一年四季寡水煮稀饭,高粱面掺糠蒸窝头,三两盐盖进瓦罐藏在床底下,过年饭才能撒几粒。婆媳们熬不住清淡,偷偷摸摸攒点私房盐,吃饭时避开他,碗里撒一点,不能让老堆看见,看见要骂:“败家子!没有盐就吃不下去了?不知道俭省,真不会过日子!”
③老堆第二个是不舍得穿。他常说,脚是娘老子给的鞋,越磨越厚;皮是娘老子给的衣,越穿越结实,放着娘老子给的不用,非要再买衣裳做鞋,真是有钱烧得慌。他身体力行,一生赤脚。年节里走亲戚非穿鞋不可,他也把一双鞋夹在胳肢窝里,走到亲戚门边,才拍拍脚穿鞋进屋。五年穿破了一双鞋,真心疼得不行。
④他一生很少穿衣服,从春到秋,基本光脊梁,身上晒得如同非洲黑人。炎热的夏天火一样热,空气干燥得擦根火柴就能点燃,人们躲在树荫下还热得难受,老堆专拣天热时下地锄草,黑脊梁被毒太阳烤褪了几层皮,别人问他热不热,老堆说:“舒坦。”他结婚时扯一件青布衫,每年大年初一穿半天,直到六十七岁亡故仍做了寿衣穿着入了土。
⑤老堆第三个是不舍得借东西给人。谁借他东西仿佛剜了他的肉。邻居借他的锄头耪了一天地,他黑着脸几次要,掂起锄左看右看,硬说锄刃磨下去一韭菜叶。有一年他大舅借他的驴拉了半天磨,他心痛得直掉泪花,硬说驴累瘦了,要赔三斤麦麸子,为此,两家至亲翻了脸。他有了屎尿,无论走多远,也要拉在自家地里头。有一次,上城赶集,有了一泡尿,憋得脸通红,把尿憋住,四五里地紧赶慢赶往家里跑,路上有人看他着急慌忙的样子,料想出了什么事,拦住问问,他顾不上搭话,急赤白脸地跑回家,尿到自家地里。
1.文章是围绕老堆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老堆“不舍得”的事例。
3.孔乙己是一件长衫不肯脱身,老堆也是一件结婚时扯的青布衫到死也没换过新的。这两人这样做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4.从描写方法上看,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塑造和文中对老堆的塑造有什么异同之处?
5.评价一个人,不能绝对化,不能只说优点,也不能只说缺点。请你以对孔乙己和老堆的评价来证明这个观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从汉唐开始,传统民俗中常以猴作为吉祥、显贵、长寿、驱邪纳福的象征。
材料二:在文学作品中,猴形象的内涵有所不同。一方面,它寄托了我们中国式英雄主义的情节,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神通广大、降妖除魔。另一方面,它隐含了对世人丑态的贬低与嘲讽,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如《猴子捡豆》的寓言故事,就讽刺了世人不切实际、因小失大的做法。
材料三:2月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了以“大圣归来”为主题的猴年生肖展。此次展览汇集了43件首都博物馆的藏品及几幅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经典年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种猴形象。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这已经是首都博物馆连续举办生肖文化展的第九个年头,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展览将持续到3月13日。
材料四:“嘻哈猴”是由华冠公司于2015年创作的卡通猴形象。它以张希和①老人的泥猴作品为原型,保留了泥猴造型中的大圆眼睛、大圆点鼻孔及微笑逗乐式的嘴型,又创造性地以头顶火焰、怀揣爱心、尾似祥云为形象,代表了热情、善良、快乐、幽默的性格特点。“嘻哈猴”有互联网用户喜欢的“萌”的特点,顺应了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化、个性化的潮流。
(注释)①张希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70年痴迷泥塑艺术,被誉为“泥猴张”。
1.在我国的“猴文化”中,人们赋予了“猴形象”哪些内涵?请分条概括。
2.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
3.材料四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根据材料三与材料四,简要说说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古诗文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质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联合起来的集团。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或异二者之为(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
(3)朝廷方治朋党(____)
(4)若得为范公党人(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 然则何/时而乐耶
C. 质何敢望/之
D. 闻者为/之缩颈
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然则何时而乐耶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 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寄之
C. 王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 质何敢望之 后天下之乐而乐
5.对以上选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表现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的济世情怀和不因物喜悲的乐观精神。
B. (乙)文中范仲淹遭谪时,正逢朝廷治理朋党,众人对范仲淹避之唯恐不及,王质却抱病为其送行。当别人质问他时,他却以能与范仲淹相提并论为荣,他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C. (甲)文中“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
D. (甲)文中可看出范仲淹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乙)文中可以看出王质是一个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人。
6.王质说“范公天下贤者”,(甲)文中范公之“贤”表现在哪些方面?(乙)文中,范公之“贤”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综合实践。
奇妙的汉语魅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请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_______________。
(3)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
不断发展的汉语,____________,令人痴迷、神往。
名著阅读。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____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获中国第三届____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