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

(2)遂书以其亭焉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甲、乙两文中,我们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乙文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欧阳修的好朋友智仙和尚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亭子建成后,欧阳修前去祝贺,写下了《醉翁亭记》。有位樵夫看后说开头太啰唆,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面去看山。欧阳修一看,恍然大悟,便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等文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6.下面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改写《醉翁亭记》而成的一首词,名为《瑞鹤仙》。请写一段文字,简要说出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1.(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 2.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3.(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美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4.与民共乐 5.示例:①写作离不开细致的观察;②千锤百炼出佳篇。 6.示例:黄庭坚的《瑞鹤仙》浓缩了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要内容,基本用原句连缀成篇,显示出极高的提炼再创造能力,形式上也完全变成了词。黄庭坚是出于对《醉翁亭记》的喜爱,才有此改编。 【解析】 1.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名”:命名、取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至于“翼然”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译为:已经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此题要注意句意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考虑语气和句子成分(“于山谷之间”状语后置)。 3.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意”“乎”“乃”“日”“俯”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4.考查对两文作者的高尚情怀的具体内容的把握。也是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可提取乙文“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中的“与民共乐”四个字作为答案。 5.题干要求阅读文字后,从写作的角度谈感想。首先要理解好材料的内容。欧阳修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等文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正好可以说明欧阳修锤炼语言的功夫。语言表达切忌反复累赘、拖泥带水,言简意赅是表达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写作文时,要借鉴欧阳修的细致观察和锤炼语言的写法。 6.考查欣赏词篇的能力。读懂词的内容是作答的关键。这首《瑞鹤仙》一词用独木桥体(使用同一个字作为全篇或一半以上韵脚的词),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同字协韵,唱叹有情,尽得原作之神韵。全篇处处能表现乐于自然、乐于同乐之情景。尤其上片云“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下片云“太守醉也”,又云“太守乐其乐也”,反复暗示寄意所指,处处能于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展现了黄庭坚提炼与再创造能力的高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自号__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_______。宋代________家。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一个“乐”字,围绕这一主线,作者先介绍了“亭之概况”,接着描绘了“____________”,最后抒写了“____________”。

(3)本文在描写“亭中宴”的过程中,描绘了四个场景图,依次是:滁人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B.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蔚然深秀    B. 溪深鱼肥

C. 泉香酒洌    D. 不知人之乐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B. 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D. 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有亭翼然临泉上者      太守与客来饮

B. 亭谁                      水落而石出

C. 僧智仙也                蔚然而深秀者

D. 年又最高                   若夫日出林霏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