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
C.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D.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4)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庭中有奇树》中表达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点明全诗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龟虽寿》中通过传说表明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诗人认为只要人的精神愉快,调养好身体,就能长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____),“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bān(____)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历史似乎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荣yù(____)的桂冠(____),求者不得,得者不求。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大多数人根本无意于得奖。这些人长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
B.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安逸)
C.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去)
D.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B. 文章第一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
C.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文章先谈人,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
4.孟子在文章第一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_______。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 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 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 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