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缀行(zhuì) 虐待(nüè) 惩戒...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行(zhuì)   待(nüè)     戒(chéng)

B. (sè)     然(chàng)   伏(quán)

C. 女(bì)     恿(sǒng)    养(xùn)

D. 香(shè)    相(chèn)    羞(què)

 

D 【解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D“怯”应读“qi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要求作文。

题目: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字数600字以上,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一名小记者采访的片段,请你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王教授,您好!我是校报的小记者,想采访您一下,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王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的倾向。

小记者:(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现在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在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 ①睨:眼睛斜着看。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 九十   焉置土石

C. 跳往助   旁睨而揶揄

D. 杂然相   陷入尺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装土石)

B. 一反焉(开始)

C. 观者如(墙)

D. 老人鼓腹之(放开)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石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 对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将愚公的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 乙文“卖蒜老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山中留客

[唐]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 ①物态:山中的景物。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中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试分析这个字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12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有删改)

1.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3.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4.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