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春在行走 ①“莫辜负了大好春光。”妻一边拉着我往屋外走,一边说着。 ②虽然我更向...

春在行走

①“莫辜负了大好春光。”妻一边拉着我往屋外走,一边说着。

②虽然我更向往构筑内心的春天,因为它比自然的春天要长久,且没有零落萧瑟的时候,但感受春时、沐浴春光也确实是一件爽快的事。

③于是揣上相机,骑上电瓶车,在乡村公路上飞驰。春光就像一幅幅画卷在身旁展开。我在行走,春也在行走。

④走进一片桃林。桃花开得恣意,一串串结在枝身梢头,直而不奇崛,瘦而无疲态,让人想起如柳条倒竖。只不过柳条细叶似刀剪,桃枝带花如带妆,一绿一红,一妖娆,一妩媚,各自扮演着春的角色。有的花别出心裁,竟直接开在粗枝上,孤独成春,也是别有风景。

⑤在桃林中流连,四处张望着大好春色。野雉的“咕咕”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循声移步,竟在草丛中发现了踪迹。我端起相机靠近,再靠近,三米、两米、一米,一张、两张、三张……我小心翼翼,生怕野雉察觉,可还是惊飞一树桃花,留下一窝雉蛋。我默默离去,希望小野雉早点破壳窥春,并在春天里留些歌声。

⑥走出桃林,天高地阔,满目苍翠,一派勃勃生机。妻子坐在石上小憩远眺,我却发现旁边的岩石上的一洞春景。一米见方的岩石中间,竟风化出一个斗大的窟窿,如钵斜放,石底可见,可竟有一株植物就在少得可怜的土中,长出了枝蔓,伸出了“钵”外。

⑦种子也许是飞鸟衔落在这里,也许是风从别处刮来,但落到这个绝境之中,确实是它的不幸。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这让人不能不感叹坚守的意义。

⑧活着不只是生存,活着必须有阳光,有春色。我不由得牵挂起在外打工的亲朋,为了生计,他们背井离乡,每年只有春天到来时才有机会与家人团聚。夏天的燥热,秋天的孤寂,冬天的寒冷,这些也许他们都不放在心上,可对老人照顾不周,对子女教育缺乏,是他们心中深深的痛。我还想起了战争和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痛苦,那些痛苦常常像巨大的冰山覆压在人们身上。可他们还得忍耐,因为他们都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⑨一朵黄花和蒲公英并立,我抓住机会按下快门,因为蒲公英随时会乘风飘去,将春的讯息带往各处。这不,刚摄入镜头,蒲公英就无影无踪了。此时我更加笃信春是会行走的。

⑩人在行走,欣赏着不同春色;春在行走,走过了不同时节。我往春天走去,将一切蓬勃尽收眼底,让春光透进日渐颓靡的心房。春向春深走去,丢下一路零落,却是为了下一个更好的春光。

⑪我不知道春行走的路径有多少条,但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从一粒种,到一棵芽、一根茎、一片叶、一丛花,尔后零落成泥,循环往复地坚实地走着,走进炎炎夏日,走进缕缕秋风,走进皑皑冬雪,再走出桎梏,走向阳光,走向自由。

⑫春在行走,终会走出头。

1.“春”行走在不同的景物中,请结合全文内容填空。

春行走在

2.按要求完成练习。

(1)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

可想而知,它不知历尽了多少孤单和艰辛,在等飞扬的尘土,等雨水,等阳光,等春天,最后等来了这“一蔓绿”,终于成了这块岩石的希望。

(2)写出第⑧段中两个加点的“春天”的不同意思。

3.结合自身经历或课外阅读体验,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4.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1. (1)生息繁衍的野雉中 (2)顽强生长的枝蔓中 2. (1)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株枝蔓生长的不易,表现了它顽强坚守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第一个“春天”表示季节;第二个“春天”指美好的未来。 3. 春天不断向前,历经时节,终会迎来下一个春天,人也应当像春天一样,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都要坚定地前行,这样才能获得光明的未来。 4. 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喜爱;对自然界中顽强生长的生命的赞美;对始终充满希望、坚强的人们的关爱和赞美;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的能力。仔细阅读全文,根据题中“春行走在不同的景物”的提示,梳理有关内容,先找到所示两项描写内容,根据内容的相关性,搜索语句,概括填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形象生动”“突出”等。本题所引句子是描写景物的,其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和排比,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 念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茫然、苦恼、惆怅、焦灼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1)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2)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3.请你简要分析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安顺市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1)[魅力汉字] 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

演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传统文化] 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B.上联: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

(3)[众说纷纭] 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出自冰心的诗集《____________》,诗中的“你”指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____。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 ___

 

查看答案

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沁园春•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 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 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 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