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①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有改动)

(注)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

(1)文章除了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

(2)文章第④段和第⑤⑥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

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3.文章第⑦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5.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

 

1.(1)介绍了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种功效。 (2)不能调换。第④段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第⑤⑥段介绍榫卯的两种功效。而榫卯的两种功效是因连接而生发的,第④段和第⑤⑥段间存在逻辑关系。 2.示例一:可以。应该放在第④段中。因为这段材料突出说明了榫的连接功用,而文章第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卯的连接功用。 示例二:不可以。因为材料主要说明榫在家具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而文章主要说明榫卯在古代木构建筑中的作用。 3.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所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 4.(1)“功臣”一词说明了榫卯结构对山西应县木塔的抗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2)“迄今为止”说明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可见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一榫一卯都关联着人的情感。简单、实用的榫卯是如此的神奇、伟大,让作者深深为之折服;并由此领悟到,事物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其精髓是榫入卯眼。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的理解能力。(1)根据“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可知答案在第⑤段,仔细阅读不难找到,榫卯的平衡与耗能两功效。(2)此题考查段落的调换,能调换段落或词语顺序的理由(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原文采用……顺序进行说明,调换后不合逻辑;2.与前文的……相照应;3.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致。4.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句子的能力。此题回答可以或不可以都行,只是都要说明理由,如“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突出的是榫卯的连接方面作用,而④段也正好说明的是榫的连接功用,因此是可以的。 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出现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一般段落处在中间,作用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能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 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段落出现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一般段落处在中间,作用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段承接了上文对榫卯技术方面的介绍,引出了下文对榫卯能衍生出的文化的介绍。 5.本题考查句子的含意。“一榫一卯”指的是说明对象榫卯,“情”指的是关联着人的情感。进而领悟到: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有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食

[明]顾炎武

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子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中,前之却之,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

(注)①虚器:空的器皿。②前之却之:前前后后地(看)。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与地、日一线______

(2)不借光______

(3)以以无光也______

(4)夫水然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

3.根据上文完成题目。

(1)用自己的话解说月影形成的原因,并从甲乙两图选一幅辅助说明。

我选      图,解说:                             

(2)请说说李鲈用问答的方式讲述西洋之学中月食的道理的好处。

 

查看答案

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         

(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

①水芝开出似车轮  ②便有红鱼跳绿萍  ③石幢一尺桃花雨  ④叠石疏泉不数旬

原诗正确的顺序是:          (只写序号)

(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专题电视片《话说苏州园林》,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

示例:历史——自然遗风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

B. 《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

C. 《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 《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

 

查看答案

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         

①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

②这俗常的景象,现在不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

③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的清。

④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

B.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

C. 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

D.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