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注)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于虑________

(2)出数岁________

(3)期年,以出揣摩________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周 人 之 俗 治 产 业 力 工 商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4.(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1.(1)同“横”,梗塞、不顺(2)游历(3)一年 2.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3.(1)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2)(苏秦)于是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 4.示例:能。【乙】文写了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情,符合【甲】文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衡”是“横”,梗塞、不顺;“期年”是古今异义词,“满一年”的意思。 2.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的意思是:周国人的习俗,人们都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依据句意和主谓间要停顿即可句读。正确的句读为: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入、法家、拂、出、敌国、恒”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乃、出、遍、观”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4.试题分析:考查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论点与论据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本题分析苏秦的经历与甲段文字是否能够证明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即可作答。从乙文来看,“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能够证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一观点。据此可知:【乙】文苏秦的经历能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文学采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校组织活动小组到民间开展采风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三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

(知识链接:字体指同一种文字的各种不同形体,如汉字手写的楷书、行书等)

(2)请你从上题的作品中,选择两幅喜欢的,结合字体特点说说理由。(每幅作品的理由说明限10字以内)

选择:①第    幅,理由:         

②第    幅,理由:         

(3)活动小组要举办一次民间艺术作品展,需向民间摄影爱好者刘青竹先生借一本名为《苗家文化图鉴》的书,用于展出,借期为一周,借出日期为2018年3月15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组长李轩,请你写一张借条。

 

查看答案

(题文)名著阅读。

毫无疑问,黄翅飞蝗泥蜂在杀死蟋蟀时使出了它的看家本领,因此十分有必要看看它凶杀猎物的过程。在观察节腹泥蜂时,我进行了很多尝试,并且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将在节腹泥蜂身上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到了黄翅飞蝗泥蜂的身上。

以上文字选自______(作者)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杜甫《春望》)

(2)崔颢的《黄鹤楼》中写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的《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龟虽寿》中表现曹操老当益壮,要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