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__________

(2)晓雾将__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

(4)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 “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C 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解析】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加点的“书”在这里是名词,“书信”的意思;“歇”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是“消散”的意思。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辉”“颓”“竞”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C项的表述不正确,“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的意思,不是“繁多杂乱”。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一般要结合写作背景及文章内容作答,抓住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盛赞自然之美,表达了沉醉自然,归隐山林的欣喜之情。 选自《全梁文》 作者:陶弘景 年代:南朝梁 参考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老枣树

何晓东

①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

②我的老家是个小村子,位置偏僻,少有人来。近年来,村里的人们纷纷往外走,处处是倾颓的残垣,破旧的房屋,长满荒草的院落,似乎在静静地诉说那些喧嚣的过往。这棵老枣树就在我家老屋的门前,佝偻着腰,近乎匍匐地伏在地面上。每逢秋天,树上就缀满了玲珑般的小枣,然而今年的春天它却没能再次苏醒过来。也许它“累”了,该永久地歇息了。

③老枣树是爷爷奶奶一起栽种的。他们栽种这棵树是希望早生贵子,延续香火。在那个战火纷飞、朝不保夕的年代里,奶奶共生育了十个孩子,然而在无休止的颠沛流离、疾病、饥荒中,有八个先后离世了,只剩下排在最后的父亲和姑姑。一次次的丧子之痛无情地鞭笞在她的心上。面对孩子的夭亡,她很无助,只能寄望于下一个孩子能平安地活着。正因如此,爷爷奶奶对孩子们无比爱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孙满堂。然而他们还是在我四岁时先后离开了人世,没等到他们希冀的春天,而老枣树却依然年年开花、结果。

④春天来了,老枣树依旧枝繁叶茂。当全村的人们都寄望于土里刨食时,父亲带着全家人的希望,带着村里人异样的眼光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活。父亲是个很精明的人,他办了个建筑材料厂,他用农民最淳朴的情感盖起了很气派的小楼,却独独没有占用门口那片空地。父亲不愿砍掉那棵老枣树。每次从外地忙完回家,父亲都会拿着马扎在老枣树旁坐坐,一坐就是很长时间,态度很虔诚,很严肃。他说那是爷爷奶奶经常待的地方,看着老枣树就会想起爷爷奶奶对幸福的渴望,对子孙满堂的企盼。父亲总给我们买枣吃,却从不让我们到老枣树上摘。所以每逢秋天,当树上缀满玲珑般的小枣时,我们兄弟几个也只能看着眼馋,然而小孩子总是好奇的,我还是趁着父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爬上树,摘了一粒枣吃,枣很甜、很甜。

⑤甜美的童年总是过得很快,日子就在指缝间悄悄滑过。转眼间,我家已经离开村子好多年了。父亲老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了,也很少有机会回老家。我每次回老家,父亲总叮嘱我看看老枣树。老枣树周围的空地上已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草,开着绚丽的花,似乎在竭力吸引人们的注意。不远处,几株杨树已合抱粗了,树干挺拔笔直,叶子也非常茂盛,在叶子的缝隙之间,阳光幽幽地映照在地上,留下一片片斑驳的碎片。而独有老枣树静静地躺着,一半在土里,一半在风中,不张扬,不宣泄。它弯曲似虬龙的躯干,一直低垂到地上。枝杈四面分开,像垂暮之年的老者,在默默地看着年华的流逝。岁月的刻刀无情地镂刻着它粗糙的身体,肆意、疯狂,只有枝头上几片在深秋的季节里已变得发黄的叶子,才证明了它生命的存在。

⑥老枣树啊,如今我终于读懂了你,也理解了父亲不厌其烦的叮嘱。而当我抱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你的眼前时,你却静静地“走”了,只留下虬龙般的枝干和弯曲的臂膀,也许你要告诉我,只有内心的安宁才是真正的平静,因为它更干净、更纯粹,更接近那个叫灵魂的地方。

⑦老枣树还依然黑黢黢地站在那里,它的确老了。

1.文章开篇写到“老枣树,老家门前的一棵很老很老的树”在文中有何作用?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

一次次的丧子之痛无情地鞭笞在她的心上。

3.第③段中写到“没等到他们希冀的春天”,这里“希冀的春天”指的是什么?

4.作者在第⑤段中描写几株杨树,有什么目的?

5.作者借老枣树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柳和折柳赠别

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辅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      ”,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      ”。

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      ”,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人衣,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

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

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祛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

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贵,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

1.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③①

2.第⑥段加点词“这样的认识”是指什么?

3.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是什么?

4.本文是从“折柳送别”的______、原因和______等方面来介绍古人“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为什么呢?这要从柳树本身的特点说起: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柳树断了可以重新生长,倒着插,横着插都可以存活。每到冬去春来,柔弱的柳树总是最先吐出小小的嫩芽。柳树顽强的再生力、旺盛的生命力给十分重视草木的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法布尔的《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______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______。全书充满了____________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怎样的信念就有怎样的人生。聪明的人用清新、淡雅的目光看待人生。那是对生命至高的尊重与①      (敬慕  崇敬)。走出心灵的低谷,远离尘俗的②      (喧嚣  喧腾),人的一生一隅总有芳香吐露,奇花zhàn(    )放。

感悟,其实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热爱、一种理解、一种发现。热爱人生就必须学会感悟。用淡然的心寻mì(    )人生的真谛,点点滴滴,让单纯的心在默然中得到净化。

开始了就不要停止。背起人生的行náng(    )与时光一道远行,无论未来如何,记住对自己说:“          。”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àn(    )放  寻mì(    )  行náng(    )

(2)为文中①②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②     

(3)根据你的理解,在文章的末尾补上自己想说的话。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_,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_____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将王维的《使至塞上》补写完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