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论语》选文,完成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阅读《论语》选文,完成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⑨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⑩(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⑪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乎(同“悦”,愉快)

B. 下问(可耻)

C. 为人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 与朋友交而不乎(诚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③章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④⑤章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B. 第⑦章是说昼夜变化较快,要珍惜晚上的时间。

C. 第⑩章,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受自然之乐。

D. 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比如“温故知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

 

1. B 2. 替别人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 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B项中“耻”为意动用法,解释为“认为……可耻”。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为,替,给;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面这幅名为《上学》的图片,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填空。

(1)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2)《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连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修改病句。

(1)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元钱左右,非常便宜。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节假日高速路车祸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司机的恶劣驾驶习惯和高速免费造成的。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鉴赏  小心翼翼  人生鼎沸  花团锦簇______

(2)诅咒  美不胜收  不求深解  截然不同______

(3)枉然  人迹罕至  恭恭敬敬  浑为一谈______

(4)羞惭  晃然大悟  废寝忘食  威风凛凛______

 

查看答案

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正确书写汉字。

我是一个酷爱读书的孩子,自然成了图书馆和书店的常客。有一次,我发现了一本畅xiāo______书,迫不及待地跑到书店,老板风趣地对我说:欢迎______临指导!我顾不得跟他搭话,一头扎进书海,贪lán______地吸收精神的营养。此时我的心情就像叫天子(云雀)直窜到云xiāo______里去那么惬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