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④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论语·雍也》)

⑦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⑧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便引诗情到碧霄②何当共剪西窗烛③夜阑卧听风吹雨④秋风吹散马蹄声⑤学而不思则罔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⑦思君不见下渝州⑧巴山夜雨涨秋池(2)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霄”“阑”“蹄”“罔”“寥”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事使你感到快乐?有多少事使你感到苦恼?有多少事使你感到尴尬?又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

请你在横线上补充内容,以“那一次,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骈枝”的苦恼

余显斌

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有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6根手指哎?”

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那时,他才9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做手术,因为怕疼。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他爱把左手插在口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地,他总是一个人待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漫天幸福四处张扬。

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完道:“我们师生都在这儿傻乐着,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写的那个字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又笑了,咯咯咯的,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他悄悄伸出手,拿着个指甲剪,准备修剪指甲。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说:“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戚,他走了后门儿,照顾你的。”

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渐渐地,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他忙向她道歉,问踢疼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疼,自己绝对不会疼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悄悄地告诉他,自己这条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疼。不过,她又轻声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洁净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与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学有所成的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根本没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疼很疼的,她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1.他的“十分自卑”具体表现在何处?文章以写他的自卑开篇,有何作用?

2.结合下面的提示,选用文中的“二字词语”梳理“他”初中阶段的心理变化。

______——生气——______——同情——______

3.品读结尾画线句,联系全文分析“他热泪盈眶”的原因。

4.文中的“她”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论语》选文,完成题目。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⑨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⑩(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⑪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乎(同“悦”,愉快)

B. 下问(可耻)

C. 为人而不忠乎(谋划,商量办法)

D. 与朋友交而不乎(诚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③章主要阐述了学习方法的问题,第④⑤章主要阐述了学习态度的问题。

B. 第⑦章是说昼夜变化较快,要珍惜晚上的时间。

C. 第⑩章,曾点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春风和煦、人群活动的祥和情景,孔子心有感触地大加赞赏。旨在告诉我们:人要和自然相融,锻炼身体,享受自然之乐。

D. 选文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比如“温故知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这幅名为《上学》的图片,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填空。

(1)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2)《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月夜景色的连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抒写戍边战士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