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陈柏清 ①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陈柏清

①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融融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灰白头顶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如此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的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地抽泣。一个六岁的孩子无法主宰自己,更无须说别人的命运。

②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被无限拉长。心里稍稍感觉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④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⑤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⑥人生自古伤离别。

⑦但真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散文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

⑧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⑨人生不过是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

(选自《思维与智慧》)

1.本文按______顺序以______为线索行文。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六岁那年春日里,“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目送笑着离开的母亲,内心有几分喜悦。

B. 十七岁时夏末秋初的清晨,父亲在小站目送“我”离家到省城求学,“我”虽热切盼望离开,又略带伤感。

C. 早春二月天蒙蒙亮时,父亲在简陋的门楼下目送“我”远嫁他方,“我”稍稍感觉酸涩,又觉无聊。

D. 去年深秋,“我”目送父亲离世,“我”的内心痛苦沉重。

3.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4.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1)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被无限拉长。(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2)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5.本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

 

1.时间目送 2.A 3.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描写夏末秋初清晨的凉风、小站、铁轨,点明了目送的地点及环境,渲染了伤感的氛围,烘托了“我”既热切盼望离开又略带伤感的心情。 4.(1)不能删去。“无限”强调了父亲深情凝望女儿远嫁他方的背影的时间之长,突出了父亲目送“我”时内心的不舍与难以释怀的落寞。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痛苦”比喻成“又重又黑、深不见底的铅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目送父亲离世时的悲痛之情。 5.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主旨;点明叙事线索,表明“我”由目送经历中生发出的人生感悟;把人生比作一场场目送,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解析】 1.本题考查顺序和线索。文中有多个词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那年我六岁——十七岁——发生在六年后——发生在去年;而“目送”一词贯穿全文。 2.A“内心有几分喜悦”对本文的分析有误。“我”内心感到无奈,原文的表述是“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地抽泣”。 3.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夏末秋初的凉风中,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又延伸到远方去”明显运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答作用要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等角度分析。 4.赏析语句。(1)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结合句子中“父亲的目光”“孤单”“拉长”等词语,再联系前文“我要嫁到远方去”来分析“无限地”体现出了父亲当时怎样的状态和心理。(2)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从“痛苦像铅海”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然后联系本句的“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以及前文的“父亲躺在玻璃棺里”来分析作用,要回答出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我”悲痛的心情。 5.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可以从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语言方面是否有特色,能否揭示文章的主旨等方面来回答。如此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主旨;点明叙事线索,表明“我”由目送经历中生发出的人生感悟;把人生比作一场场目送,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我和母亲走在前面……就是整个世界”,回答问题。

1.文章的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说明理由。

2.散步时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有几处大词小用,如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以及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请找出文中另外两处大词小用的现象,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的“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项是()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遵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 ④①③②⑤ B. ④③①②⑤ C. ④①②⑤③ D. ④②⑤③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所有学校都要关爱留守儿童,利用一切契机激励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自强自立。

B. 我们要学习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受父辈的使命感、责任感。

C. 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D. 市第一小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B.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C.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D.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查看答案

请结合语境,选用本文中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终于到了。已经70岁的奶奶又________了一个________。周日,我们一家人为去公园还是动物园产生了________。我说,我要去动物园里喂天鹅,还可以欣赏________的湖面,多美呀;奶奶却想去公园看老年人打太极拳,可以一边看,一边学。爸爸说,我们分成两伙,我和你奶奶去公园,你和妈妈去动物园,这样________。我和奶奶都________地点了点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