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某校举办“我阅读,我收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问题,请参与解决。 (1)下面是...

某校举办“我阅读,我收获”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些问题,请参与解决。

(1)下面是2017年世界读书日前国民的调查结果,读后完成后面练习。

2017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国民调查结果

项目

纸质图书阅读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经典阅读

阅读率

51%

9%

33%

7%

 

①对此,小华准备在讨论会上来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拟写出来。

②请针对以上表格中的数字写出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探究结果。

(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后,请你归结出两种读书的方法。

材料一:所谓对比读书法,就是对不同性质、不同门类、不同地域、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书进行对比阅读。开始可以是简单对比,后期则可以是混合性质的对比。

材料二: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善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一本好书,只是生吞活剥,而做不到理性反思、融会贯通,就很难吸收书中的营养。

(3)为了调动大家阅读的积极性,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1)①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与“我阅读,我收获”的讨论会。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国民比较看重阅读,并且加入到阅读享受收获的队伍中来,实在可喜可贺!希望同学们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好查缺补漏。同时预祝这次讨论会圆满成功!谢谢! ②示例: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近一成国民喜欢“网络在线阅读”,1/3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 (2)对比读书法 理性反思法、融会贯通法 (3)示例: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与书同行,增长才干。 与书为友,素质全有。 【解析】 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题考查开场白的拟写和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围绕“我阅读,我收获”的主题拟写即可。对图表的认识,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述的内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根据图表的数据说明国民的阅读情况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材料主要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介绍的是对比读书法,材料二介绍的是理性反思法、融会贯通法。第(3)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鲁迅先生《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__________,她出现在_______________和《琐记》中,她和鲁迅的关系是同一门的邻居。

(2)《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还在于,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人物与事件。如斯诺笔下的__就是一例,他甚至当着斯诺、林彪的面,接下裤子抓虱子,可见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坚难甚至危机中度过,让人筋疲力尽。但危难成就英雄,而一点一滴累积一生一世坚守,正是通向英雄的道路。要相信,在广漠无垠的人生路上碰到的任何苦难,都将化作你心中的荧光和火yàn,去照亮人生路,传播宽厚的温暖,从而远离平庸。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光(   )   火yàn(   )  平(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筋疲力尽”的“尽”的意思是            ;“广漠无垠”中,“广漠”的意思是          

(4)参照画曲线句子的格式,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再仿写一句话。

 

查看答案

(题文)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来从楚国游。(李白《渡荆门送别》)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_______________,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⑥两岸石壁,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默写刘桢《赠从弟》(其二)的前四句。

 

查看答案

《故乡》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给读者强烈的感受。如“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手”的对比,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表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妈妈的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消失的故乡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1.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阅读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

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________,②________;长满水草的河渠,③________;充满欧陆风情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④________等。

3.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4.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简要点评。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5.请你就文章所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进行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