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古诗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木兰诗》诗中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你所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句劝学的诗句: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1)何人不起故园情(2)杨花榆荚无才思。(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4)示例: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4)小题答案不唯一,符合“劝学”主题即可。“园”“榆荚”“朔”“柝”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B.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C.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现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D.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农民们,现在也都有了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字词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皆知(rú)   为人知(xiăn)  红(yīn)   笨(zhì)

B. 乎不同(jŏng)   汗(kăi)       山(diān)  着(yŭ

C. 祷(qí)         败(tā)        取(dì)    粗(zhuō)

D. 微不足到           烦(zào)       门(kăn)   污(suì)

 

查看答案

下图是扇面书法作品,请对作品中的书体进行判断。(     )

A. 楷体    B. 行书    C. 隶书    D. 草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