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唐诗。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

阅读下面唐诗。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体裁是 _______ ,所押的韵是______ ,所写的节日是________

2.诗人运用哪个词语写出院中空明皎洁的月色?其境让人不由得想起李白哪两句名诗?

3.如果把后两句诗改写成“今夜我独望明月,无限秋思落心头”好不好,为什么?

 

1.七言绝句a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2.地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不好。一是因为原句中诗人并不是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采用委婉的疑问语气,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深沉。二是改了之后末句不再押韵,不符合对近体诗的韵律要求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的把握。诗歌可分为,律诗(8句)和绝句(4句)。分别有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分别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结合诗歌的每句字数和句数。可以得出本诗属于七言绝句。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故本诗韵脚是“a”。结合“月明”“秋思”“桂花”等词语分析,这个节日是:中秋节。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诗歌,结合题干“写出院中空明皎洁的月色”分析,可以得出“地白(通过月光的照射,地泛白色)”写出了皎洁的月色。从而可以想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出了地是白色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辨析。首先明确态度。不好。然后从句式的角度和押韵的角度分析原因即可。如:故本诗韵脚是“a”,改了后,就不再符合古体诗的韵律。原句是疑问句,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含蓄、深沉。改成陈述句后就表达不出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1)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欢欢喜喜,又煽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

这段文字出自 ________(作家名)的《西游记》,是“ _________________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孙悟空拿的扇子是向 ______________(人名)借来的。

(2)祥子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书中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胆大泼辣的女主人公是____________,她是车场老板___________的女儿。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木兰诗》诗中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你所积累的诗词中写出一句劝学的诗句: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孙权劝学》出自此书。

B.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

C.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欧阳修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D. 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琴棋书画现指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父母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地培养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在举行“互联网+”的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互联网+联盟”。

D. 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的农民们,现在也都有了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字词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皆知(rú)   为人知(xiăn)  红(yīn)   笨(zhì)

B. 乎不同(jŏng)   汗(kăi)       山(diān)  着(yŭ

C. 祷(qí)         败(tā)        取(dì)    粗(zhuō)

D. 微不足到           烦(zào)       门(kăn)   污(su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