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如果你是校报小记者,请你根据以下新闻报道为校刊简报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

2018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更好地满足市民对阅读的精神追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将最爱阅读的城市留在河南,4月22日,河南省图书馆举行了“倡导全民阅读 共建书香河南”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掀起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表,说说你得出的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读书现状调查表

    年级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图书馆举行了2018年“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河南”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结论: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示例一】我赞同第一种观点。流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有实用价值,读起来既轻松,又快速,而且有些流行作品还可以为写作提供素材。【示例二】我更赞同第二种观点。因为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淘洗,内涵更丰富,文化底蕴更深,能够开阔视野,陶冶人的情操。 【解析】 (1)考查对新闻内容的概括能力。对于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一般格式是:“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注意字数限制)。据此答案为:河南省图书馆举行了2018年“倡导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河南”系列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启动仪式。(2)此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上网时间、年龄、上网目的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有明确的观点,理由充分,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流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意完整、连贯

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脍炙人口。请联系相关情节,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达粗中有细的特点。

(2)《西游记》第七回写到“五行山下定心猿”,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3)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4)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黄河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写出了黄河冰雪覆盖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写出了黄河落日的奇景。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征引     翘鼻子     言不即义     心无旁骛

B. 濡养     笑嘻嘻     形消骨立     强聒不舍

C. 瞥见     圆明园     相得益章     鸠占鹊巢

D. 宽宥     博物馆     一意孤行     不知所措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气/喉     皮/抽丝茧     期/不容发

B. 进/发     游/大动干     朝/大发雷

C. 师/让     剖/浑身数     台/自吹自

D. /羞     衬/彬有礼     杂/矫造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