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

B. 一名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统一意见,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再次发生。

C. 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D.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曾经采访过两次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词义角度分析病因,也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否定词使用错误,删去“不”;C项句式冗杂,删去“的直接原因”和“由于”;D项语序不当,将“两次”放到“采访”前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知赋敛之,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A. 孰:谁    B. 毒:怨恨    C. 以:用来    D. 俟:等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他的循循善诱下,许多失足少年都改邪归正了。

B. 这孩子就是如此优柔寡断什么事情都得别人帮他拿主意。

C. 他只顾信口开河,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胡编乱造,殊不知都是无稽之谈。

D. 福凯与欧文曾是并肩打击偷猎者的盟友,但后来因在策略上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了。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坐上老旧的交通车,凝望着一叶飘零,细品着一路xuàn lì_________,追逐着一抹金黄, xiè hòu__________着一捧温暖,欣赏着龙泉山云舒雾绕的仙景,还有那路边、舍旁shēng yì àng rán_____________的牵牛……秋,素雅,清浅,安静。

 

查看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查看答案

拓展阅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

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体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说说文章记叙了徐老师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温馨提示:概括要抓住重点。)

2.品味下列句子。

(1)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

(温馨提示:抓住动词品析人物的特点。)

(2)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

(温馨提示:抓住关键词语品析人物的特点。)

3.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分析。

(温馨提示:先分析哪些是抑,哪些是扬,再分析这样写对塑造人物有何效果。)

4.本文首尾段落有何特点?

(温馨提示:从结构上分析两者的关联、从内容上分析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