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词语。
(1)建树:
(2)吞食: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信拼音写汉字
bān发( ) 仲裁( ) 遗zhǔ( ) 巨é( )
课外类文阅读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疾:
(2)谒:
2.翻译下列语句。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阅读理【解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湍/绿潭
B. 哀转/久绝
C. 虽乘/奔御风
D. 常有/高猿长啸
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隐天蔽日(隐瞒)
B. 良多趣味(确实)
C. 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 哀转久绝(消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何陋之有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 已而之细柳营
D. 策之不以其道
4.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______,_____”描写水势盛大,又用“___,___”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7.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按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1)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遮天蔽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以一个例子说明夏季三峡水流极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春冬之时三峡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晴初霜旦”之时三峡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引用的渔者歌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夏水襄陵
B. 绝/多生怪柏
C. 虽/乘奔御风
D. 常有高/猿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