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母亲的书 琦 君 (1)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

母亲的书

琦 君

(1)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2)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3)“那本橡皮纸的。”

(4)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5)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①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着最最厚的这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

(6)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哩,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7)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②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8)《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9)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本文围绕“母亲的书”写了母亲的哪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或者性格特点?

(温馨提示:梳理文章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从字里行间里体味每件事所表现的人物的主要情感或性格。)

2.结合画线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画线句子①的作用。(温馨提示: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画线句子②,除了因为“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外,作者感觉“凄凄凉凉”的原因还有哪些?(温馨提示:分析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温馨提示:透过加点字的意思,分析人物的内心。)

(1)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来也头头是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

(温馨提示:从关键词入手分析作者要表达的含义,段落的作用可以从人物、结构、主旨方面来思考。)

 

1.(1)“橡皮纸”书中夹着外婆的鞋面和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表现了母亲对外婆鞋面的珍惜和对父亲的思念。(2)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凡事查黄历,表现了母亲朴素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亲人的思念。(3)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表现了母亲对学问的尊重。 2.此句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来强调樱桃的鲜红,赞美了外婆的刺绣水平之高。侧面表现了母亲对外婆留下的东西格外珍惜。小小年纪的“我”跟着母亲从头开始背黄历,感受母亲相同的感受,充满了对母亲久盼亲人不归的同情,以及深沉的爱。 3.“定定的”写了母亲眼神呆住不动,刻画了她沉浸于自己的心事中神游的神态,表达了她对父亲的思念。“头头是道”形容说话非常有条理。强调母亲虽识字不多,但对《本草纲目》十分熟悉。 4.含义: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母亲是一位博古通今的人。作用: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对母亲的赞美和无比骄傲之情。 【解析】 1.梳理文章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从字里行间里体味每件事所表现的人物的主要情感或性格。先概括事件,再答出情感。如(1)事件:母亲珍藏的“橡皮纸”书中夹着外婆的鞋面和父亲从北平的来信;情感:表现了母亲对外婆鞋面的珍惜和对父亲的思念。(2)事件: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凡事查黄历;情感:表现了母亲朴素的生活哲学以及对亲人的思念。(3)事件: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情感:表现了母亲对学问的尊重。注意,人物的情感或性格变化是由情节决定的,是随情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 2.赏析语句。(1)题干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人物。“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外婆的刺绣水平之高。而“外婆早过世了”,母亲还珍藏着,由此表现了母亲对外婆留下的东西格外珍惜。(2)题干也给出了分析方向。即分析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这种感觉已经不仅仅是母亲一个人的感觉了,由此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理解、同情和爱。 3.品味句子中的加点词。题干给出了分析方向。即透过加点字的意思,分析人物的内心。(1)加点词“定定的”,描写母亲眼神呆住不动,刻画了母亲沉浸于对父亲的思念之中而不可自拔的神态。(2)“头头是道”本义是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也指说的话有道理,条条都对。语境义是在强调母亲虽识字不多,但对《本草纲目》十分熟悉。总之要把词语放入语境之中去分析理解。不能断章取义。 4.考查最后一段的含义和作用。要读懂题干所给的提示。即从关键词入手分析作者要表达的含义,段落的作用可以从人物、结构、主旨方面来思考。“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中的“没有正式”与“博古通今”形成对比,对比的作用是在赞美母亲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结构上的作用:收束全文,篇目点题。内容上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无比骄傲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1.结合全文,说说“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

2.请你品析文中第六段对“背影”的描写。

3.全文写了几次背影?请简要概括,并说说背影在全文中的作用。

4.本文的语言朴素而又典雅,请以下列句子为例,加以赏析。

(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父亲说的话都有言外之意,请写出来。

(1)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去吧,里边没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_____,著名散文家、________、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踪迹》等。

 

查看答案

请以“自立”为比喻的本体,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

示例:自立,是那荒山上挺拔的松柏,四季常青。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考考生众多,而大学录取名额有限,能否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关键要靠考生平时努力。(将“名额”改为“人数”)

B. 通过互联网多向化的传播模式,让资讯已变为公共资源。(删去“通过”或“让”)

C.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引领世界潮流,为各国民众带去便利的生活。(在“生活”后面加上“方式”)

D. 40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提供1400余万种作品,并拥有日均逾1.5亿以上文字量的更新。(删去“以上”)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份杂志老是报道一些八卦消息,无怪乎声名狼藉

B. 她到现在还在踌躇,是否应该尊重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迈上音乐之路。

C. 童年的我,在外公结实的手臂下蹒跚学步,在奶奶关怀的叮咛中成长。

D. 路旁的树枝切割着夕阳,把光的琐屑不断地洒向染金的地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