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学完本课后,班级开展了“遨游诗词海洋,领略诗词魅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

学完本课后,班级开展了“遨游诗词海洋,领略诗词魅力”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某校针对学生的课外诗词阅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图表所示:

选项

经常读

从不读

很少读

抽空读

人数

21

28

52

49

百分比

14%

18.66%

34.67%

32.67%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从图表中的发现:

(2)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优秀的诗词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期待已久的“夏之风”古诗朗诵会即将开始。请你为主持人拟写出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

 

(1)《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某校调查发现能够在课外经常阅读诗词的学生占的比例较低。(或:课外经常阅读诗词的学生较少) (2)示例:她如清澈的甘泉 滋润干涸的心田 (3)示例:烈日炎炎,人们盼望凉风习习。春诗浩繁,似乎为夏而作者甚少。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这朵绚丽的奇葩中,不乏夏韵。今天就让古诗词这阵阵夏之风来濡染我们的心灵吧!让我们一起见证大家精彩的诵读! 【解析】 (1)此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经常读、从不读、很少读、抽空读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课外经常阅读诗词的学生较少”。(2)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注意运用比喻修辞手法。(3)拟写开场白,开场白的特点:内容要紧扣主题“夏之风”古诗朗诵会;语言要亲切,要有激情,以点燃观众的热情;语言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注意字数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①渚:江中的小沙洲。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一个字是什么?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画面生动,意蕴深长。请用优美的语音进行描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角度,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题文)文学常识填空。

(1)《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____著称。他与其子________________合称“三曹”。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3)《天净沙·秋思》的体裁为____________,“天净沙”是__________名。该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戏曲作家、________家。

 

查看答案

(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为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用九个名词,勾画出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

 

查看答案

(题文)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