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爱如山 黄晓波 父亲去世十多年了,我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父亲的音容笑貌,总感觉父...

父爱如山

黄晓波

父亲去世十多年了,我的脑海中常常会浮现父亲的音容笑貌,总感觉父亲并没有离开我们。

父亲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参加革命工作前,父亲家里一直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父亲很小的时候,我爷爷就被侵占家乡的日本兵杀害。所以,我自小就对日本帝国主义特别痛恨。我奶奶含辛茹苦地好不容易把我父亲四兄弟姐妹拉扯大。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听姑姑说,父亲从小就很懂事,很勤快,也很要强,十来岁就帮着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力气活,还要帮着带弟弟。奶奶省吃俭用送父亲读了几年书。两个姑姑没有上过一天学,一是供不起,二是奶奶认为家里的男孩应有一个能识文断字的,以后不受人欺负。父亲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也很体贴奶奶。父亲到县城义学读书这几年,发愤用功读书,每天省下一顿饭,早餐、中餐常常是并在一起吃,吃的是用自己家的竹筒带来的冷饭,几乎餐餐都就着一点咸菜吃,甚至有时连咸菜都没有。每天早上天还未亮,父亲就很早起床,把厨房的水缸挑满水。每天放学回家,父亲顺道还要砍一些柴草回来烧。父亲是班上为数不多的、破旧的书包里不仅放着课本而且还放着一把柴刀和捆柴绳的学生。

我出生的年代正好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父亲在我们几兄弟小的时候常对我们说:“年轻人不要怕吃苦,不要怕累。吃苦是福,勤俭是福,现在的日子比我小时候好多了。”当时的我听了似懂非懂,心里甚至还有些抵触,_____?直到长大了,才渐渐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要从小磨砺好的品质和习惯,长大才能更好地报效党和国家。

在旁人的眼中,父亲是不苟言笑的人,也有人说父亲有时过于严肃,我小时的印象中也是如此。父亲中等个子,浓眉大眼、高鼻梁、目光深邃。小时候,我们几兄弟都比较惧怕父亲。父亲由于工作忙,除了回家休息和用餐,平时在家时间很少。父亲虽然很关注我们几兄弟的学习和表现,但当我们的面讲得并不多,表扬的话讲得更少。有时我们某件事做得不够好,父亲至多问一句,甚至只需用眼睛盯我们一下,我们就知道赶紧把事情做好,做好赶紧开溜,无须父亲多说。只有每个学期结束时,学校发的成绩报告单和评语,父亲必看,需要家长签字的,几乎都是父亲签字。偶尔我们也有某门功课考得不太理想,想叫母亲签字,但母亲总是婉转地说一定要给父亲看的。

那时小学、中学里,每个班级、每个学年都要评比几名三好学生,成绩报告单上会注明,同时还发奖状。如果成绩单里夹着奖状,父亲的嘴角会露出笑容,但很快又像平常一样,似乎这是应该的。每当这时往往是我最紧张的时候,巴不得父亲简单问几句就过去了。虽然父亲平时挺忙的,但每年这个时候,不知父亲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问得很细、谈得很细。特别是成绩报告单上列出的缺点,要我们说出原因,然后帮我们分析,__。

回想当年,总觉得父亲对我们几兄弟过于严厉。现在,我们自己也早已为人父母。每每看到孩子的成长,每每回味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一路走过,心里总会有许多感慨,总会想到父亲,想到父亲当年那不易察觉的深沉的父爱,体会到什么是父爱如山!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的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①②两处,第①处应填____,第②处应填____

A教我们怎样去克服

B吃苦怎么会是福呢

2.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介绍了有关父亲的哪些事情。

3.文中的父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5.文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1.BA 2.(1)父亲的出身;(2)父亲小时候的学习和生活情况;(3)父亲对“我们”的关爱。点拨:抓住文中对于父亲不同时期经历的描述来回答。通过“父亲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参加革命工作前,父亲家里一直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可以看出父亲家很穷苦,生活艰难;文章第三段则叙述父亲小时候很懂事,很勤快。具体叙述了父亲帮奶奶干活、上学时一天的饭食很寒酸、每天要挑水砍柴……概括来看这段文字写了父亲小时候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而第四到六段则用了大量的篇幅在写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和关心。 3.关注“我们”的学习和表现;帮“我们”分析身上的缺点,并教“我们”怎样去克服。 4.从侧面说明父亲一直非常关注“我们”的学习和表现,体现了深沉的父爱,突出了“父爱如山”的主题。 5.勤劳节俭,不苟言笑,善于教育孩子,对孩子严厉而又充满关爱。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衔接问题,要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选填。①处前面语句提到父亲对“我们”说“吃苦是福,勤俭是福”,而“我”听了“似懂非懂”。所以按照上文的语意,应该选B,“我”心中产生疑问。而②处前文说父亲要“我们”说出成绩报告单上列出的缺点的原因,然后他帮“我们”分析。按照这个思路和语境,此处应该选A,父亲让“我们”说原因、帮“我们”分析,最后教“我们”克服。 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的方法进行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从文章第2段“父亲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参加革命工作前,父亲家里一直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可以看出交代了父亲家很穷苦,生活艰难;文章第3段则叙述父亲小时候很懂事,很勤快。具体叙述了父亲帮奶奶干活、上学时一天的饭食很寒酸、每天要挑水砍柴……概括来看这段文字写了父亲小时候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而第四到六段则用了大量的篇幅在写父亲对“我们”的教育和关心。据此概括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并概括符合题意的内容作答。本题作答可结合“父亲虽然很关注我们几兄弟的学习和表现”“虽然父亲平时挺忙的,但每年这个时候,不知父亲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问得很细、谈得很细。特别是成绩报告单上列出的缺点,要我们说出原因,然后帮我们分析,教我们怎样去克服”这些表现父亲关心“我们”的语句概括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对表现手法作用的分析。对比手法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通常是把XX与XX进行鲜明地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的主旨。文中画线句子“虽然父亲平时挺忙的,但每年这个时候,不知父亲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问得很细、谈得很细”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突出了父亲一直非常关注“我们”的学习和表现,侧面表现了父爱的深沉,进而表现了“父爱如山”这一主题。 5.试题分析: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注意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本题依据题目要求,可以结合以下内容分析作答。“父亲是穷苦人家出身,在参加革命工作前,父亲家里一直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生活节俭;“父亲从小就很懂事,很勤快,也很要强,十来岁就帮着奶奶干力所能及的力气活,还要帮着带弟弟”——勤劳、懂事、要强;“父亲是不苟言笑的人,也有人说父亲有时过于严肃”——严肃;“父亲虽然很关注我们几兄弟的学习和表现”“虽然父亲平时挺忙的,但每年这个时候,不知父亲怎么有那么多的时间,问得很细、谈得很细。特别是成绩报告单上列出的缺点,要我们说出原因,然后帮我们分析,教我们怎样去克服”——善于教育孩子,对孩子严厉而又充满关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秋天的黄昏

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和作用。

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从修辞赏析的角度给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作批注。

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七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普法活动我宣传)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道德风尚我倡议)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律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B]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尽的责任

①[A]处画线句中有不合逻辑的问题,应将“__________”一词删除。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

(3)(助人为乐我践行)有一同学学习成绩较差,性格也很孤僻,且做事畏畏缩缩,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你会如何劝说他让他自信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1)冰心的《繁星》《春水》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_________》;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的文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站在山顶上,恍若置身云霄,极目远眺,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qíng(  )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mí(  )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在这里升华。在黄山的面前,时空变得狭小,苍桑变得平淡。黄山,不愧是大自然的骄子,独领着天下奇山的风骚。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____  拔地qíng____天  mí____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极目远眺”中“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主要运用了拟人、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⑥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