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背影
李鹏修
母亲节又至,早就想写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却如梁实秋先生在《想我的母亲》一文中所言,迟迟不敢轻易下笔。想必不论是名人还是草民,情感都是一致的。
母亲是普通的农村女人,生育了我们兄弟姊妹七个,我排行最小,得到了母亲最多的宠爱。母亲不识字,仅识自己的名字,但她的勤劳和爱干净在家族内外是出了名的,每天喂养鸡鸭鹅狗,操持家务,农活忙时,她还要去地里劳作。每天熄灯时分,辛劳一天的母亲经常会自语一句:“又享福了。”我那时年幼,不解其中的含义,便学着母亲的样子,往床上一躺,也学着说了一句,引得父母亲和哥姐们大笑。
改革开放的大潮袭卷而来,母亲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这个家富足起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跟在母亲背后,那时她的背影是挺拔的,步履是轻盈的。
高中要到县城去读,县城离家百余里,为了节省费用,不到节假日我不回家,我开始体味离别和思乡的滋味。
记得那年国庆假期结束准备返校,家距车站有近十里的山路,母亲为了保证我能赶上去县城的大客车,天未亮便起来生火做饭。我赖在温暖的被子里不肯起,听着柴火的噼啪声,水在锅里将开未开的滋滋声,闻着爆锅的香气从厨房钻到卧室,再瞟一眼床边,母亲不知何时早已把我该带的东西准备好……顿时心生无比的幸福。有妈妈疼爱,孩子万事无忧啊。
吃过早饭,就要动身,可天依然黑黢黢的,母亲坚持要送我一程。母亲也怕黑,便叫上了我年幼的侄儿一同送我。走过一程又一程,母亲和侄儿直把我送过高高的山岗,直送到天微微亮。
熹微的晨光中,望着母亲和侄儿返回的背影,一老一少,母亲略显老态,但步伐依然矫健,我的心不禁一酸。
考上大学,举家欢喜。大一那年寒假,回到家时,却发现母亲患上了脑血栓,并留下后遗症。母亲为了让我安心读书,没有让家人告诉我。从那一年开始,我分外害怕别离。哥姐们说,有父亲和他们在,不用担心。
儿行千里母担忧,返校的那天早晨,母亲还不忘给我包饺子,把自己平时攒的零钱都塞进我口袋,甚至还有角币和分币,她怕我在学校吃不好,穿不暖。三哥赶车送我,母亲拖着病腿出来送我,久久不肯离去。
晨曦中,母亲的背影有些落寞,脚步是缓慢、蹒跚的。很想给她唱一首满文军的《懂你》:“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
时间来到2011年,父亲去世六年后,母亲被查出了癌症,全家人都瞒着她。在县医院见到她时,原本微胖的母亲已消瘦了许多,原来穿在身上刚好的衣服,现在显得格外宽大,两条腿更是,裤管松松的,瘦得让人心疼。
那天在医院走廊,望着刚做完检查,被姐姐搀扶的母亲清瘦的背影,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恰巧母亲回头,见此,她不再清澈的眼眸中满是无奈和不舍。回城上班前,母亲拉着我的手说:“我的那些照片,你想带就带着吧……”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但已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能给最爱的孩子,事实上她也没什么东西能留给她的孩子们了。
2012年,被盛传为世界末日的那年,末日未来,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母亲走后,五月成殇!和煦的阳光里,满大街各色的康乃馨,再也没有一支是属于母亲的了,而母亲的背影从此只能在记忆里明灭了……
1.文章共写了五次“母亲的背影”,请通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全下面的表格。
时间 | 母亲的背影特点 |
改革开放后 | ① |
“我”读高中 | ② |
“我”考上大学 | ③ |
2011年 | ④ |
母亲走后 | 记忆里明灭 |
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每天熄灯时分,辛劳一天的母亲经常会自语一句:“又享福了。”
3.请从感官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文章最后一段写“和煦的阳光”和“满大街各色的康乃馨”,有何作用?
5.文章以“母亲的背影”为题,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作者着重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父亲的背影?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3.“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心里很轻松似的”是从作者眼里看出的,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4.“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回头”这一细节中感受到了什么。
5.“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句中“再”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综合性学习。
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网络词语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的词语。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网络词语。
喜欢网购的朋友,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网购分期非常熟悉,并且诞生了很多的剁手族。
(2)网络词语的存在是否合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主张全面接受,有人主张全面排斥,有人保持谨慎的宽容,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无伤大雅,但在写作文、书面交流时尽量避免。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请简要谈谈。
(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从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
材料一: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7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96.3%,较去年年底增加2830万人。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以其泛在、连接、智能、普惠等突出优势,在便民服务方面推动了消费模式共享化、终端设备智能化、应用场景多元化。
材料二:“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图表
名著阅读。
看看这个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恶的金蜂,它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缠着“青铜”和“黄金”织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条蓝色的丝带。当一只泥匠蜂筑好了一座弯形的巢,把入口封闭,等里面的幼虫渐渐成长,把食物吃完后,吐着丝装饰着它的屋子的时候,金蜂就在巢外等候机会了。一条细细的裂缝,或是水泥中的一个小孔,都足以让金蜂把它的卵塞进泥匠蜂的巢里去。总之,到了五月底,泥匠蜂的巢里又有了一个针箍形的茧子,从这个茧子里出来的,又是一个口边沾满无辜者的鲜血的金蜂,而泥匠蜂的幼虫,早被金蜂当作美食吃掉了。
(1)上述语段出自《昆虫记》,作者是_________作家_________。
(2)“金蜂”内心奸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顺序已被打乱,调整后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序号)
①雨似乎总是在夜里来,没有节点,没有前戏,在毫无防备的时候,突然就来了。②躺在泥巴屋子里,听着从老式窗棂里钻进来的雨声,竟日的彷徨和忧伤慢慢消融,渐渐进入梦乡。③年轻时在乡下老屋里听雨,是常有的事。④敲打在整齐的瓦楞上,轻轻点点,又或者啪啪作响,不管大小轻重,总让人心里安静踏实。
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
每每翻开书本,都会被那些浩然正气所感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的文天祥,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有“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报国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