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 

(选自曾国藩《败经》)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民皆徙_____________             ②吾王之爱子好纸鸢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

3.人们判断事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韩生对秦王的判断,可谓料事如神。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1.躲避,逃避 听说 2.预料敌人如同韩生预料秦王的人,可以说是有智慧的啊。 3.天下的事物,见外形可以推测其中微妙,人要善于见微知著,通过细节分析问题。 【解析】 选自《败经》 作者:曾国藩 年代:清代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避”是“躲避,逃避”的意思;“闻”是古今异义词,“听说”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者(……的人)、如(如同)、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智(智慧)”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句积累与运用

(1)日月之行,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5)杜牧《赤壁》一诗中运用假设进行议论,并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

(6) 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场面,表现诗人对民风民俗赞美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7)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中揭示自然变化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__,。

(8)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与孩子的情态,借以表现村中人生活和平安定的语句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注] ①雉堞(dié):城墙的泛称。②圮(pǐ)毁:坍塌。③蓁(zhēn)莽:丛生的草木。④幽阒(qù):幽静。⑤辽夐(xiòng):辽阔。⑥氅(chǎng):外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

(4)亦谪居之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风帆沙鸟    山顶千门次

B. 予尝求古仁人之  汝之固,固不可彻

C. 月波楼通  又患无硕师名人

D. 则何时而乐耶  矢声铮铮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文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第二个设问,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B. 乙文中多用排比,着力渲染,叙中夹议,寓情于景,特别是对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各具特色,极富诗意。

C. 乙文详略得当,先略写黄冈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再详写竹楼外所见的优美景色和竹楼内所适宜做的事情:夏听急雨,冬听密雪,鼓琴咏诗,围棋投壶,表现竹楼特有的乐趣。

D. 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却表现了作者不同的态度。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

5.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

去老范一千年,后______先______,几辈能担天下事;揽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 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 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 喜   忧   大湖八百里

D. 忧   乐   八百里大湖

 

查看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予作文以记之                                                         

(2)暮冥冥                                                                 

(3)去怀乡                                                                 

(4)春和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文中写湖光月色相辉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5.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范仲淹却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查看答案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文中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相连的四字短语填空)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 “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 本文以“记”为名,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D. 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