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边界)。其上为睥睨(城上的小墙)梁欐(中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小竹子),益奇而坚。其疏数(,稠密)偃(卧倒)仰(上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西山道口北       径直

B.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

C. 其上为睥睨           城上锯齿形的有孔的小墙

D. 其疏偃仰           稠密

2.下列句中的“之”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环之可上

B.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

C. 其气之灵

D. 是二者,余未信之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上为睥睨(城上的小墙)梁欐(中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

(2)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

4.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议论、抒情。

B. 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述和议论,把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表现了出来。

C. 作者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并且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被弃置在偏远的地方,“不得一售其技”。

D. 文中“造物者”“神者”都是指创造万物、有灵的上帝,作者把在现实中无法排解的矛盾问题拿来向上帝询问,不免带有一些颓废消极的感情色彩。

 

1.B 2.C 3.(1)积石上面有的像高低相同的城垛子,有的像纵横支撑的房架子;积石旁边耸立着一座天然的小石头城堡,上面有个石洞像城门一样。 (2)历经千年也没有一次展现它的景致的机会,这本是劳而无功。 4.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学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B.“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的意思是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箭”是竹子的意思。 2.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项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其余三项的“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 3.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若”,像;“更”经历;“售”,展现。“睥睨”,城上的矮墙。“梁欐”,栋梁,这里指山石堆积似望楼一类的建筑。 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语句来分析即可。D. 作者先详细描绘了小石城山的形状、布局,突出其酷似石城。赞叹山石树木的疏密仰伏,好像高明者有意设计、布置的,然后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重大哲学命题的议论。作者用欲擒先纵的笔法,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所以“作者把在现实中无法排解的矛盾问题拿来向上帝询问,不免带有一些颓废消极的感情色彩”说法有误。 选自《永州八记》 作者:柳宗元 年代:唐 参考译文: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泉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横上蔽______

(2)窥谷忘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理解填空。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____________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____________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5.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4)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一文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绘富春江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原文。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__________

(3)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的:__________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

(5)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