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3.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1.(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2)朋友感到很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2.提示:回答“过分”与“不过分”均可。“不过分”的理由是:无礼无信之人不足与交。“过分”的理由是:别人已深感惭愧并表示了歉意,就应原谅宽容别人,做人应有宽容原谅别人错误的心胸。 3.提示:做人要明礼诚信;做人要有宽容别人的胸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约定;“委”,丢下;“引”,拉;“顾”回头。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事件的认识。两方面皆可,需要自圆其说。认为过分的观点,可从友人已经知错道歉,应原谅的角度分析;对于不过分的观点,可从人应该讲诚信的角度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的把握。结合文中的友人表现分析,与元方的父亲约好的时间是正午,友人不但迟到了,还当着元方骂他父亲,据此从诚信和礼貌的角度,还可以结合“元芳”的表现,从宽容的角度阐述自己的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班主任老师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对学生们说:

A. “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

B. “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

C. “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

D. “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盐∕空中差∕可拟

B. 白雪∕纷纷何∕所似

C. 未若∕柳絮∕因风起

D.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俄而雪骤。

译:不久雪下得紧了。

B. 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 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 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知之乎

B. 学而不思则

C. 路转溪头忽

D. 学而时习之,不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