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类文阅读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类文阅读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子令吾去,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 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值:适逢。②郡:城。③相视:看望。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军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吾今死矣,子(你)可(    )   

(2)贼至(    )

(3)班军而还(    )               

(4)一郡获全(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你从荀巨伯的身上学到了些什么?请写出两三点来。

4.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1)离开(2)已经(3)于是(4)一起 2.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换朋友的性命。 3.示例:坚守信义,对友忠诚,舍生取义等。 4.胡贼受到教育和感动;突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解析】 译文:有一次荀巨伯千里迢迢去探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刚好碰上外族敌寇攻打那座郡城,朋友就劝巨伯离开,说:“我马上就要死了,您还是离开这儿吧!”巨伯说:“我远道而来看望您,您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事情吗?”最终没有离开。郡城陷落后,敌寇进了城,很奇怪荀巨伯还呆在这里,就问他:“我们大军一进城,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竟然还敢一个人留下来?”巨伯回答道:“我的朋友生了病,我不忍心丢下他一个人,如果你们非要杀他,我愿意用我的命来抵换。”敌寇听后内心大受震动,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于是就撤军而回了,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去”,离开;“遂”于是,就。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疾”病;“委”,丢弃;“以”,用。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即可。如: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可以看出荀巨伯在危难之时不肯弃友人而去,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还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义的坚守。 4.本题考查学生对侧面描写的把握。胡贼“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而还,一郡并获全”分析。胡贼因“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受到教育和感动所以退兵,侧面衬托出荀巨伯舍生守义的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却“入门不顾”。他这样做你认为过分吗?

3.这个小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学校周边有些露天摊位售卖油炸和烧烤食品,放学后,总有一些学生去购买,班主任老师担心学生多吃此类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对学生们说:

A. “油炸和烧烤食品,质次价高,花钱买这类东西吃,不合算,你们就不要买了。”

B. “油炸和烧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多吃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你们正处在长身体阶段,最好不要吃这类东西。”

C. “街边露天摊位卫生条件差,售卖的食品质量很难保证,我都说了不许买,不许吃,你们记不住吗?”

D. “父母挣钱不容易,大家要学会节俭,少买那些街边小摊的东西。”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 “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盐∕空中差∕可拟

B. 白雪∕纷纷何∕所似

C. 未若∕柳絮∕因风起

D.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俄而雪骤。

译:不久雪下得紧了。

B. 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 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 元方入门不顾。  

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