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主题阅读。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

主题阅读。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的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试作简要分析。

2.面对美丽的秋景作者为何怅?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意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层林尽染百舸争流中的染和争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1.从山上选取了林,江面选取了舸,天空选取了鹰,水中选取了鱼来进行描写。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鱼翔浅底的鱼是近景;此外,写景由上到下,层次分明。 2.(1)诗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及其在其中的万物,自然地想到了万物的主宰者,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2)主沉浮在这里是指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际上诗人提出了一个革命领导权的问题。(3)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3.染字形象地写出了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丽美景。争字让碧绿无尘的江面充满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词内宾 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词句分析作答。“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放眼望去(远眺);漫江碧透(静),百舸争流(动)——收回(近观);鹰击长空(动)——仰视(高景);鱼翔浅底(动 )——俯察(低景)。据此分析整理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1)在整体感知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答。词人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由此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所以产生“怅”的情思。(2)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3)诗词借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词句,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据此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在整体感知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本题中的一个“染”字,形象而传神地描绘出枫林如火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致,抒发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画线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

2.对这首词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的“惟”“顿”都是副词,“惟”字强调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写出了大雪覆盖面积之广;“顿”字写出了黄河封冻速度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的“舞”“驰”两个动词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予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气勃勃。

C.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从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帝王,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3.表现全词主旨的一项是(  )

A.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江山如此多娇

C.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词结构上的作用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首五言绝句,它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请同学们分析:这首诗与《沁园春·雪》在感情基调上有什么不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查看答案

请写出古诗词中你最喜欢的咏雪的名句。(一句即可。)

 

查看答案

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

A. 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贯穿全词。

B. 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抒情,议论贯穿全词。

C. 上阕侧重抒情,下阕侧重议论、写景。

D. 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

 

查看答案

(题文)补充原文中的句子。

(1)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

(2)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还看今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