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恰与够
①在造“够”字时,仓颉为难了,天下什么东西有个够呢?冥思很久没有想出来,只好去请教黄帝。黄帝想了想说:“民用五材(金木水火土),再多都不够,唯有多余的话,半句都嫌多!”仓颉击节赞叹:对,就是这个——够!
②但是对“够”的程度把握是困难的,什么时候够了?什么情况下够了?什么程度才叫够了?很难有个量化。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开始列举了许多山名,后来一句“环滁皆山也”囊括了,这五个字就是正好,就够了。郭沫若写剧本,有一句“你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有人说,这样情绪表达不够,改为“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更好,郭氏拜之为一字师。
③文章如此,说话也是如此。有个相声模拟公交上劝架,前面义正辞严大方得体,后面来一句“什么玩意儿”,坏了。这样的事生活里很多,不只是笑话。一次我劝一个孤僻偏执的朋友,前面说得他引为知己,后面加了一句“你这种人也只有我能理解”,结果给人轰出来了。
④文章“过了”或“不够”,大不了不够好,没多大问题,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孔融、杨修、祢衡等还因此丢了性命。这样的事毕竟少,“够”字造出来,当然不仅仅专门用做说话写文章的。对物质攫取的态度,“够”更难掌握。
⑤没人嫌钱多,这是句老实话。取之有道还好,大不了穷于追逐,忘了生活的乐趣,若是取之无道,那么欲望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往往要犯事。权位也是,名誉也是,一上道就高速向前,如果不慎思,很难遽然而惊:可够了啊?
⑥范蠡功成身退,并留一书信给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子何不去?”文种没走,结果被害死了。“够”的领会与否,关系到生死。王翦出战,带兵六十万,一路走一路派勤务兵和始皇帝讨价还价,要“美田宅甚众”,一连五次,谋士说:“将军,是不是太过了?”王翦大笑道,皇帝见我求田问舍贪图富贵,反而放心我了!看来,够与不够,真的是要悟性的。王翦果然无恙,得以寿终正寝。
⑦什么时候是够?有词叫“恰好”“恰巧”“恰恰”,都是“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可”的“够”。恰是“合心”,合乎心意就好,心满意足就够,可是前提是“心”要知足。知足的心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对人生的理解,所以“恰”字造得好,也不好,因为心真的难以控制啊,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但是话多了半句后果往往大得多……
2.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第④段的作用。
3.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修心,要修行,要修性,才能有一颗知足的心,才能体会那个“够”。
B. 全文结构可以这样划分:①/②③④⑤⑥/⑦
C. 第①段的作用是引出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 第③段“说话也是如此”中“如此”是指:对“够”的把握是困难的,很难有个量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曾经同学少年
李阳
①那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他和她的总分数是一样的。班里需要评出一个“三好”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重要的必备条件。
②她心里很高兴,如果被评上“三好”学生,不仅会得到父母答应送她的一支期待已久的钢笔,更重要的是,有了“三好”学生这个荣誉称号,还能为她考上重点高中加分。
③他是班里的体育委员,这次期末考试总分数是历年最高的一次,他还没有被评上过“三好”学生呢。父亲是一个工人,母亲常年卧床不起。他想,如果能评上“三好”学生,母亲心情肯定大好,说不定身体会跟着好起来。
④相同的总分,选谁呢?班主任老师难以定夺,( ),决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
⑤她( )睡不好,特别想当“三好生”,又不好意思说出口,还突然发起烧来。
⑥他找到她,说:“‘三好’学生你来当吧。”
⑦她惊异于他说出的话,脱口而出道:“好啊!奖品给你。”
⑧他笑了,没再说话。她的发烧不治而愈。中考如约而至,随后她上了高中,前面还有高考的门槛,压力倍增;他读的技校,毕业后就能参加工作,日子轻松愉快。
⑨小城很小,有时路上会互相遇到。他和她打招呼,分别下了各自的自行车,一起推着车子走一段路,她和他聊聊自己高中的学习生活。他意气风发,穿着整齐的黑色中山装。
⑩她考上警校时,他毕业参加了工作。各自的生活按照一个看不见的轨迹走下去。
⑪寒假回家过年,几个要好的同学聚会,不见他的踪影。
⑫有知道内情的同学说,他因盗窃厂里的废旧钢管,被抓了起来,判了刑。拉他入伙的人告诉他,废旧钢管没用了,与其丢在厂子的角落里生锈烂掉,不如卖些钱,变废为宝。他想起退休的父亲和久病卧床不起的母亲,动了心。
⑬她收到一封来自某监狱的信,字迹十分陌生,打开一看末尾,落款的签名,是他!
⑭他在信上说,听探望他的同学说了她要去看他,尽管最终没有看到她,依旧感谢她还记得他,他会好好改造。她是躲在教室的角落里读的信。看完后,面色通红,有些发呆,一时不知如何处理。她( )趁人不备赶紧撕扯着那封信,直到变成一堆碎纸屑。
⑮若干年后,她忽然在大街上见到了他!那个寒风中摆摊卖土豆的中年男子,谢顶,肥胖,面目沧桑。看见了她,他的眼神有些躲避,不过还是说起话来。寒暄间,他的嘴角堆起了白沫。她不忍心直视他的模样,简单应付几句,走了。想起他在中学时奔跑在操场上的身影,想起他身穿黑色中山装时的意气风发。怎么也无法把眼前的中年落魄男,与记忆中的那个英姿勃发的十六岁少年联系在一起。
⑯假如时光倒流,他没有因一念之差进过监狱,那么今天的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⑰她很后悔,天这么冷,怎么没有把那堆土豆全部买下,好让他早点回家呢?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2,有删节)
1.文章的第②和第③两段分别述说了她和他得到三好学生的好处,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翻来覆去 左顾右盼 想来想去 B. 左顾右盼 想来想去 翻来覆去
C. 想来想去 翻来覆去 左顾右盼 D. 想来想去 左顾右盼 翻来覆去
3.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的“惊异”一词的表达效果。
4.联系前文相关内容,品味第⑧段中“他笑了,没再说话”的内涵。
5.结尾段中为什么“她很后悔”?请联系全文分析其原因。
(题文)某校开展“光影流年——电影主题周”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主题讲座,需推迟20分钟放学,阿德同学拟写了一条发给本班家长的短信。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本周五下午学校举办电影文化讲座,需推迟一会儿放学,特此告知。请您妥善合理安排接孩子的时间。谢谢!
①为表示尊重,短信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__________
②短信中推迟放学的时间交代不具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③画线句子有语病,可修改为__________。(不得改变原意)
(2)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______。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3)校团委组织了“戏曲电影展映”活动,并在学生中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仔细阅读上图,请用简洁的语言作答。(每空限10字以内,不得出现字数。)
①展映后,学生对戏曲电影的喜爱及支持率均______。
②四部电影中,黄梅戏电影《天仙配》在展映前后______。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西游记》中的沙僧又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______,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来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最终得成正果,封为______。
(2)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采访了毛泽东主席,他们谈论了关于中国抗日统一战线、______统一战线、抗日的______等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此地最引人注目的是什么?当数市集中心的广场,与其他相比,这里是罗腾堡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市政厅建于中世纪,难得的是,后人扩建时完整保留了当初的哥特式部分,新修缮的文艺复兴式部分与之相得益彰,化丽又不失庄严,与毗邻的市议会饮酒厅yáo相呼应。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修缮(______) 毗邻(______) yáo(______)相呼应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中“引人注目”中的“注目”的意思是______;“相得益彰”中的“彰”意思是_____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方法。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②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木兰诗》)
③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⑤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⑥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