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描摹父亲 李红霞 ①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描摹父亲

李红霞

①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脑海中如投影般闪回着父亲的形象,竟然很是模糊;似乎从未刻意端详过他。于是,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象,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

②古老而简朴的院落。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作背景,火红的月季花、繁密的葡萄架作陪衬,一只趴在墙角假寐的小狗作点缀。父亲定格在画面中央:端坐凳子上,拉起二胡,调剂着农忙的空闲;温馨而亲切,感慨而伤怀。

③微风吹起了父亲的头发,花白稀疏、风中打卷,隐隐露出头皮,如被生活的大手无情薅过一般,心疼却又无奈。发黄的老照片中,父亲的头发油黑而浓密,梳着标准的中分,俨然经过精心的打理,帅气英俊。记得我们兄妹,曾在父亲鼾声如雷的熟睡中,调皮地揪起父亲的头发,密密麻麻地扎了满头小辫,招得父亲一通幸福的嗔怪。真想再次操起木梳为父亲整理头发,可又怎忍看到华发垂落。

④皱纹爬上额头、刻在眼角、陷入脸颊、堆在脖颈,岁月的刻刀,刀刀重落,毫无怜惜,父亲只能默默忍受,任其在身上慢慢刻蚀。皱纹里,读到了艰辛:父亲幼年丧母、童年丧父,无兄弟姐妹,灰色的生活让父亲性情坚忍,却又暗隐脆弱。皱纹里,看到了甜蜜:与母亲和和睦睦,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成家立业、成为依靠;看着孙辈绕膝,笑不拢嘴。皱纹,如道道磁条,刻录着父亲的岁月留影。

⑤曾经身影挺拔的父亲,如今已然微驼,前倾。握起二胡,已无当年跟着戏班奔走乡里、陶醉操琴的精气神儿。听母亲说,台上的父亲正襟端坐,上身挺直,摇头晃脑,颇显气派。可我明白,为了养育我们,父亲曾下过煤窑,在阴暗狭窄的巷道里蜗行;干过工地,扛起沉重的钢筋水泥挪行;常年打柴,背着如山的木柴在深山里穿行。生活的重压,让本就单薄的父亲,渐渐弯下了腰,成了一张弓;但也撑起了家,托起一片天。

⑥那双操着琴杆、按着琴弦的手,枯瘦无力、青筋暴突,淡淡的老年斑,看一眼便让我眼窝湿热。这还是那双曾在我成绩下降、调皮犯错时,高高扬起,重重落下,敲打我成长的厚重有力的大手吗?这还是那双曾做过木工玩具、打过床铺橱柜,挥起锄头便下地、拿起铲子便下厨的灵活能干的巧手吗?那次扶父亲过马路,他用瘦瘦的手指紧紧扣着我的手,无力且无助,似要将他交给我。那双手,握过了岁月,经历了流年,留给我们的是财富一笔。

⑦还是那件藏蓝色上衣、灰黑色裤子、淡黄色的胶鞋,这俨然成了父亲的标准装扮,多年未变。

⑧只不过衣服已发白打褶,鞋上沾了泥。曾给父亲添过衣服,可他一直以勤俭持家、不讲穿戴的训话回我,穿着几件旧衣,甚至是我们剩下的校服度日。见过父亲在灯下拿起针线补袜子,见过晾晒的秋衣布满洞,见过给他买的衣服整齐叠在柜里。想给父亲买身衣服,一时竟忘了尺寸,不禁心感不孝和自责。

⑨干裂的嘴唇,没了当年的红润;浑浊的双眼,没了当年的英气;羸弱的身板,没了当年的健硕。点点回忆,忆不尽父亲72个春秋的苦辣酸甜;细细描摹,描不出父亲藏于内心的愁痛喜乐。“描摹”父亲,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但却感觉一如天下所有的父亲。想来,真该回家看父亲了!

1.说说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2.文章第④段交代父亲的艰辛,为何又说“皱纹里,看到了甜蜜”?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3.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记得我们兄妹,曾在父亲鼾声如雷的熟睡中,调皮地揪起父亲的头发,密密麻麻地扎了满头小辫,招得父亲一通幸福的嗔怪。

4.文中的父亲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本文结尾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1.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引出下文对父亲的“描摹”。 2.不矛盾。因为父亲与母亲和和睦睦,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成家立业、成为依靠;看着孙辈绕膝,笑不拢嘴。 3.运用动作描写,用“揪”“扎”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趁着父亲熟睡时给父亲扎小辫的情景,表现了“我们”的顽皮以及父亲对“我们”的爱。 4.性情坚韧、吃苦耐劳、爱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 5.结构上,总结全文,与题目、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升华文章的主题。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首段作用的分析能力。从“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象,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可知,文章开篇点题,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内容,这句话也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忽然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抒发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理解和分析”此类题的方法步骤是:先弄清全文的内容;再读懂各自然段的内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最后用明确、完整、简要的语句表述。“艰辛”说的是父亲的经历坎坷,压力巨大;“甜蜜”指的是一家人关系融洽,和睦幸福。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揪起父亲的头发”“扎了满头小辫”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兄妹俩的天真顽皮;“一通幸福的嗔怪”可以看出父亲对我们的宽容和疼爱。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为了养育我们,父亲曾下过煤窑,在阴暗狭窄的巷道里蜗行;干过工地,扛起沉重的钢筋水泥挪行;常年打柴,背着如山的木柴在深山里穿行”可以看出父亲的吃苦耐劳;从“这还是那双曾在我成绩下降、调皮犯错时,高高扬起,重重落下,敲打我成长的厚重有力的大手吗”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的爱;从“生活的重压,让本就单薄的父亲,渐渐弯下了腰,成了一张弓;但也撑起了家,托起一片天”可以看出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 5.此题考查学生对结尾段作用的分析。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还有发人深思,卒章点题等作用。从结构上来看,“‘描摹’父亲,父亲的形象逐渐清晰,但却感觉一如天下所有的父亲”与文章标题、第一自然段相呼应;从内容上来看,“点点回忆,忆不尽父亲72个春秋的苦辣酸甜;细细描摹,描不出父亲藏于内心的愁痛喜乐”表达了对父亲的爱与赞美,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阿仓的风骨

王慧敏

人生,遇到困厄怎么办?我总想起中学时的同桌阿仓。

阿仓是高一转学到我们班的。他父亲原是省秦剧团的台柱子,“文革”期间被“发配”回原籍改造,当时才刚刚平反返城。

阿仓个子全班最高,人缘也好,功课却差得出奇,每次考试都全班垫底。他告诉我,在农村上的是“复合班”,底子没打好。而他父亲对阿仓的成绩看得很重,考不好,回去就是一顿暴揍。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我劝他先应付过去再说。他始终不为所动。

大学没有考上,阿仓顶父亲的班进了秦剧团。后来秦剧团不景气,他被“分流”下岗了。此后,他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在建筑工地砌过墙……一直没有一个正经营生,全班同学中属他日子过得最孽障。可每次同学聚会,问起近况,他总是憨憨一笑:“好着哩!好着哩!”

后来,他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颖颖患先天性耳聋。小家伙长得可爱极了,也很懂事,见了客人,总礼貌地冲你甜甜地笑。为了治好孩子的病,阿仓两口子天南地北地求医问药,不但把父亲留下的房子卖了,还欠下一屁股债。同学们想变着法儿帮阿仓一下,都被谢绝了。譬如,每年在春节或“六一”,你找个借口给他寄点钱,他又变换个花样寄回来,数额比你的还大。

一次,我在黄河“小浪底枢纽”采访,闲暇看了工地业余剧团的演出。听着稀稀落落的掌声,工程队的领导有些不好意思,说:“招不到像样的演员……你走南闯北的,有合适的帮着推荐一下。”

我便想到了阿仓。一推荐,人家很高兴,邀请阿仓来试试。一曲《斩单童》,剧团领导脸上乐开了花。可是不久,我听说阿仓死活不干了。打电话问他,他说,剧团还有一个唱秦腔的,他一来,人家就得下岗。“怎么着也不能呛人家的行。”阿仓的语气很坚定。

日子过得飞快,颖颖不觉已长成了大姑娘,在聋哑学校念书。有一次,阿仓在电话里告诉我:“闺女一直念叨呢,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假期咱去杭州看看王叔叔吧。”

我便一次次发出邀请。

去年冬天的一天,单位的门卫告诉我:一大早,来了三个外地人。让把一个纸箱子转给我。并再三嘱咐,一定要等到晚上再告诉。

打开箱子一看,是一瓶瓶我爱吃的油泼辣子——不用说,是阿仓一家了。我赶紧拨通了阿仓的手机。电话那头阿仓很兴奋:“快到家了。你侄女看到西湖了,高兴着呢!”

我责怪他为什么来也不打个招呼!他说:“不能给你添麻烦。我们就住在离你单位不远。你单位对面有一座桥。这几天,一到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就坐在桥上边看风景边看你的办公楼。四楼有个窗口一直亮着灯。闺女说,说不定是王叔叔在写作呢……”

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想告诉颖颖,亮着灯的那个房间,确实是王叔叔的。我还想告诉颖颖,她的父亲阿仓,像一把标尺刻在所有人的面前!

“青年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其实阿仓一直在践行。人生路上,尽管困厄频频,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了骨气,活出了大气!我不断提醒自己:无论碰到怎样的人生境况,都要像阿仓那样奋力挺直腰杆!

1.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2.请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为使他免受皮肉之苦,每次考试,我都把考卷往他那边挪挪。可他,压根儿不瞧

3.文中的阿仓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文章结尾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时代)的_________,他是_________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_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出淤泥而不染    B. 妾妇

C. 丈夫    D. 女子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什么?

5.在作者看来,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诗中画线的语句。

2.下面对古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结庐”是“建造房屋”的意思,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B. 诗人在东篱边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C. 诗人借助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他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D. 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却忘记了应该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下列小题。

“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遗址博物馆11日开工奠基。两年多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将向公众呈现最早中国都城的历史风貌。

仪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宣读了李克强总理对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最新批示:遗址和文物是历史的血脉,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的重要见证。十多年前我在河南工作时,曾实地考察过二里头遗址,这里发掘出的城址布局规整、气势恢宏,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造型精美,相关考古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进程的认识,在此谨对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奠基表示祝贺!希望进一步加强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工作,认真做好二里头遗址科学规划和馆藏设施建设,依托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典藏、保护、研究、教育等功能,让珍贵的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陈星灿说:“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化的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

(1)请用简洁的语言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仔细阅读新闻后思考,加强大遗址和文物保护工作有何意义。

(3)历史遗址和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请你提出几条保护历史遗址和文物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昆虫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昆虫记》一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法布尔,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B. 《昆虫记》中写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

C. 《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D. 《昆虫记》中写石蚕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