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①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③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

④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⑤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下列加点的词语能换成括号中的词语吗?为什么?

(1)母亲进来了,(站)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期待)般的神色。

2.找出选文中的两句景物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3.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4.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5.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6.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1.(1)用“挡”说明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并且母亲希望我能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用“站”表现不出这些效果。(2)“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 2.(1)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作用: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作用: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3.照应前文,含蓄地揭示了主题。从烂漫的菊花中,记起母亲的话“要好好儿活”。结构上:文章以菊花为线索,引起对母爱的赞美。照应前文,与前文形成对比。内容上:菊花象征着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4.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5.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重病缠身、形容憔悴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诠释这伟大的母爱。直到临终前,却还依然牵挂着自己孩子的坚强、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形象。 6.①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②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解析】 1.本题的考点是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解答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心理)。“挡”是动作描写,母亲“挡”住,不让我看落叶,是怕我触景生情更难受更绝望,表现母亲希望我能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体现母爱的伟大与深沉。 2.本题的考点是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选择恰当的词语。这是神态描写,“憔悴”意为脸色不好,表明母亲积劳成疾。“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 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结合上下文内容可以知道,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对母亲的不关心而懊悔。 4.本题的考点是分析理解文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常见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等。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菊花象征母爱,象征母亲的精神,象征我和妹妹对生活的眷恋。表明我和妹妹将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体现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本文写作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抓住平常小事来叙述,事事见真情。

B. 本文语言简淡厚重、朴实丰美。

C.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D. 本文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查看答案

指出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____

(2)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____

 

查看答案

(题文)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1)母校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____

(2)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

B.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C.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D.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 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 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