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人生需要一把剪刀 马祖云 ①刘邦入关后来到秦皇宫...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人生需要一把剪刀

马祖云

①刘邦入关后来到秦皇宫,禁不住金银财宝、香车美女的诱惑,在纵情享受中把军中大事置之脑后。大将樊哙忠言劝之:“主公,你不能住在此处。这是何地?是以前暴君秦王享乐的地方。你如果想得天下,就得赶快离开这迷人之地!”经多人劝说,刘邦幡然醒悟,立即搬离秦宫,屯军灞上,厉兵秣马,最终打败项羽。由此可见:制欲止奢,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②人生在世,皆有七情六欲。何谓欲?先贤曰:“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欲是人们生存的一种需求和欲望。积极合理的欲求,是进取之基、事功之梯、动力之源;非分的欲望,是健康之害、事业之敌、人生之祸。古人往往把后者专指为贪欲,是修身修为的必然课题。所以,古训道:见欲而止为德。

③今天,追求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本无可厚非。然而,倘若人生观扭曲,贪欲膨胀不止,以致欲而无度、望而无底、求而作恶,势必自焚欲火、身败名裂。对此,一首古代民谣鞭辟入里:“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坐骑;骡马成群轿皆备,田地不广用难支;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犹不足,四品三品仍嫌低……各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世事证明,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必自取灭亡。

④哲人说:“人生需要一把剪刀,合理正确剪裁,方可裁出美丽的生活。”人如树,欲似杈,人的一生需要拿起剪刀不断地裁去横生的枝杈,除去旁出的枯枝,修出亮丽的身姿。特别是精神家园中,良莠混杂,美丑并存,只有用“见欲而止”这把剪刀,剪除失志之念、失德之欲、失格之为,才能让生命之树长青,使人生绚丽出彩。

⑤现实中,有的人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渐被失控的欲望拉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有的人在享乐中,玩物丧志,昏沉迷失,醉生梦死。有的人不为物喜、不以己悲,还自己一个纯洁空明的精神世界。这才是自身之福、家庭之幸、事业之利。

⑥托尔斯泰在《一个人一生需要多少土地》中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⑦一位地主终生皆在挖空心思地“跑马圈地”。有一次他向一位头领买地。头领说他可以以1 000卢布买他一天所走过的土地,但若当天不能返回起点,他将失去1 000卢布。他拼命地跑,占了很大一片地,最后回到起点时却累死了。他的仆人挖坑把他埋了。他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由刘邦搬离秦宫谈起,有什么作用?

2.第②段和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指出其中一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3.第③段引用的民谣属于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4.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5.文章结尾说“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根据文章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2.分别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将积极合理的欲求和非分的欲望进行比照,强调追求积极合理的欲求的重要性。(或:比喻论证中,将“人”比作“树”,将“欲”比作“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见欲而止”的重要性。) 3.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必自取灭亡”的道理。 4.制欲止奢,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5.[示例]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如果欲望失控,就会步入歧途而不能自拔;见欲而止为德;受欲望操控,终将被欲望所累。(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考查由刘邦搬离秦宫谈起的作用,要考虑到故事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故事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中心论点、吸引读者的作用。并可作为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注意,只要是议论文中的事实或道理材料,都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选取这些材料的目的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即使用在开头,也不例外。 2.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积极合理的欲求,是进取之基、事功之梯、动力之源;非分的欲望,是健康之害、事业之敌、人生之祸”属于典型的对比论证的方法。“人如树,欲似杈,人的一生需要拿起剪刀不断地裁去横生的枝杈,除去旁出的枯枝,修出亮丽的身姿”明显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前者论证了“见欲而止为德”,后者论证了“见欲而止”。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3.考查论据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第③段引用的民谣“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般俱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各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属于道理论据;作用有力地证明了语段末的观点句“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必自取灭亡”的道理。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 4.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答此题前一定要看懂文章内容,把握好文章中心后再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第1段末的“制欲止奢,才能成就一番大业”一句作为答案。 5.考查对文句“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含意的理解。要求根据文章内容来谈。首先要读懂这个故事的内容。这个故事具有一定的讽刺意义。贪图土地的他“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这是欲望失控的结果,说明人为财死有多么的不值。所以人不应为欲望所累,应见欲而止,做一个精神生活的富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校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学。“悬梁刺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多学。请你据此为班级辩论会的正反两方各拟一个题目。

(2)分析下表,说说你得出的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读书现状调查表

              年级

调查项目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要学思结合,讲究方法。下面是云云为大家摘录的读书方法,但是其中有几个问题,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阅读方法有很多,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SQ3R阅读法。SQ3R是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浏览:读书的第一步,当拿到一本书后,[A]首先应概要地读一读该书的提要、目录,以便对该书有个大概的基本的了解。发问:读书中各章节的标题以及章节承上启下的内容,一边粗读一边提问。阅读:从头到尾细读,对重要、难解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边圈点,还要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B]复述:回忆书中的内容,看自己发问的内容是否获得了正确的理解?复习:一般在复述后一两天内进行,隔一段时间再重复一次,温故知新,从中获得新的体会。

①[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或“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4)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还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我等一百零八人,上应天星,生死一处。今者天子宽恩降诏,赦罪招安,大小众人,尽皆释其所犯。我等一百零八人,早晚朝京面圣,莫负天子洪恩。汝等军校,也有自来落草的,也有随众上山的,亦有军官失陷的,亦有掳掠来的。今次我等受了招安,俱赴朝廷。你等如愿去的,作速上名进发;如不愿去的,就这里报名相辞。自赍发你等下山,任从生理。

(1)文段中的“我”是_____________

(2)从上面文字中可知,梁山好汉一百零八将上梁山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请举出每种类型的一个代表人物。

①官逼民反型,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等。

②战败投降型,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等。

③自愿上山型,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旅行,沿途中有数不尽的坎坷泥nìng,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你不必羡mù别人的成功,也不必灰心,丧失了自我。如果一个人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复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你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即使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泥nìng

羡mù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

(3)“黯淡”的意思是_________。“柳暗花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4)请把文中的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

①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④晨起动征铎,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2)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后四句。

 

查看答案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请以“我是幸福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叙事具体,内容充实,情真意切;②不要套抄范文;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