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B. 首届“青少年国学知识大赛”在长沙隆重举行,通过观看比赛,我们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国学知识。

C. 不少人不喜欢孟子,认为他锋芒毕露,太过张扬,其实,孟子如此咄咄逼人,并不完全是个性使然 。

D. 阅读课上,同学们像一只只勤奋的小蜜蜂,扑在书上,呕心沥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 【解析】 D项,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用来形容“同学们读书”明显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圆珠笔头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由于笔头上不仅有小球珠,里面还有5条引导墨水的沟槽,生产加工中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书写的流畅度和笔的使用寿命。

②这一产品真正的设计难点在于怎样把这么小的圆球, 在极大的生产数量下,做到相同的尺寸。

③笔头的另外一部分,直径仅有 2.3毫米的球座体, 尺寸精度要求在两微米之内。

④其中,球珠用的碳化钨的硬度比钢的硬度高数倍, 仅比金刚石的稍微差一点。

⑤圆珠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

A. ③①⑤④②    B. ③④⑤②①    C. ⑤③②④①    D. ⑤④②③①

 

查看答案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选择和被选择,也需要常常面对“能选择”和“别无选择”。在能选择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别人的偏见与噪音,因为坚持是你的信仰与权利;在别无选择时,我们更要找到自己的航程,生命就像追逐太阳的旅程,纵有几多峡谷深渊,几多艰难坎坷,总会有希望在前方,总会有充实在心头,总会有精彩在路上。

请以“那一次,我选择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尝古仁人之心           

(2)异二者之为            

(3)是亦忧

(4)然则何时而乐也

(5)斯人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_____,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穷孩子,富孩子

孙学君

①开学了,五(4)班转来了两名新同学,一看就知道一个是富翁的孩子,一个是穷人的孩子。

②富翁的儿子叫李刚,穷人的孩子叫包帆,两人是同桌,对比鲜明。李刚一天一套名牌,今天是耐克,明天是阿迪达斯,后天是李宁。到食堂去吃饭,他总选好的买,还外加一瓶饮料。包帆穿得非常普通,每次到食堂吃饭,他总是吃最一般的菜。

③有一次上体育课,同学们跳远结束后,都坐在操场上脱掉鞋子,把鞋里的沙子倒出来。李刚脱下自己的阿迪达斯运动鞋,朝同学们晃了晃说:“你们看这双鞋子,要1200元呢,我妈刚给我买的。”见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他得意地笑了。李刚重新穿好鞋,走到包帆身边。包帆正在脱鞋,他的鞋子是一双旧跑鞋,鞋尖已经有点脱胶。李刚一把抢过包帆手里的鞋,说:“同学们,你们看看包帆的鞋,肯定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哪里来的就让它到哪里去吧。”说着,手一扬, 鞋子远远地丢了出去。包帆“嚯”地站起来,说:“你给我把鞋子捡回来。”李刚哼了一声,说:“我给你捡回来?好。”说着,走到鞋子旁,飞起一脚,把鞋子踢到了路边的垃圾箱旁边,然后哈哈大笑,扬长而去。包帆气愤地看着他的背影,站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垃圾箱旁边,把鞋子捡回来穿在脚上。

④不久后的一天下午,班主任对大家说,学校要浇塑胶跑道,还缺些资金,希望有能力的家长能够资助一点。她强调:“捐款自愿,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可以不捐。”碰到这种事,最活跃的就是李刚,他拍拍这个,拉拉那个。同学们有的说捐50元,有的说捐100元,李刚胸脯一拍, 大着嗓门说:“我捐500元。”说完用胳膊肘碰碰包帆:“包帆,你捐多少啊?”见包帆没作声,李刚又怪模怪样地说:“包帆,学校有困难,你也表示一下嘛,10元没有,2元也好呀!如果连2元也没有的话,你放学后到大街上一站,伸一伸手,就讨来了……”

⑤李刚还在取笑,包帆已经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他狠狠地看了李刚一眼,对班主任说:“王老师,我捐1000元。”包帆这一说,教室里像炸响了一颗炸弹,同学们一片哗然。王老师忙说:“包帆同学,我们提倡尽力而为,千万不要赌气……”包帆坚定地说:“我不是赌气,我真的捐1000元。”

⑥第二天,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把钱交给了王老师。包帆走进教室后,大家眼睛都齐刷刷地盯住他。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从书包里掏出1000元钱,交给了王老师。

⑦星期天,王老师按照新生登记的地址,找到了包帆的家。包帆正在家里做作业。王老师问包帆:“你的父母呢?”包帆说:“在公司加班。”王老师说:“我要见见他们。”包帆就带着王老师来到了清江市赫赫有名的私企风华公司。公司门口聚着一大堆人,正忙着装货,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指挥,包帆说这就是我爸爸。

⑧就在这时候,李刚满头大汗地跑来,边跑边急促地叫着:“爸爸,爸爸……”王老师一看,奇了,就问:“李刚,你怎么来了?”李刚说:“我妈妈卖菜的时候被车撞了,我来找我爸爸。”王老师问:“你爸爸也在这里?”李刚点点头,接着几步冲到一位正在往车上装货的汉子旁:“爸爸,赶紧去医院吧……”

⑨王老师这时候才明白,原来包帆才是富翁的孩子,而李刚却是穷人家的孩子,他爸爸在包帆父亲的公司里打工,母亲在菜场卖菜。不久后的一次家长会上,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讲了这个故事,所有的家长都陷入了沉思……

1.依据原文,在表格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富”孩子

“穷”孩子

一天一套名牌,吃饭总选好的买。

被嘲弄欺负,默默地捡回鞋穿在脚上。

捐款炫富,妈妈遇车祸去公司通知爸爸,揭开真相。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包帆已经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他狠狠地看了李刚一眼,对班主任说:“王老师,我捐1000元。”(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包帆走进教室后,大家眼睛都齐刷刷地盯住他。只见他不紧不慢地从书包里掏出1000元钱, 交给了王老师。(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李刚经常嘲笑包帆,周围的同学为什么没有出来制止,也没有人同情包帆,这说明了什么?

4.请你结合相关内容,说说文中的包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文中的“穷孩子”“富孩子”之所以错位,是因为什么?请你结合身边的现象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出息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周国平

①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这句话简直是谬论。但卢梭自有他的道理,他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作业,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②仔细想一想,卢梭的话多么有道理,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正是在逼迫孩子们误用光阴。

怀特海说: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

④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⑤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⑥把你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智力素质的一个检验。

⑦把你在社会上得到的地位、权力、财产、名声都拿走了,你还剩下什么?——这个问题是对心灵素质的一个检验。

⑧教育的本义是唤醒灵魂,使之在人生的各种场景中都保持在场。相反,倘若一个人的灵魂总是缺席,不管他多么有学问或多么有身份,我们仍可把他看作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蒙昧人。

⑨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⑩喜欢学习,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是好的智力素质。我深信,具有这样素质的学生不管是否考进了名校,将来都会有出息。

1.第②段中加点的“所作所为”具体指代文中的哪些内容?

2.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⑥、⑦两段都用了问句,并以“——”的形式对提问的内容进行了强调,试分析其作用。

5.读了本文,你对“出息”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