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1)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璞

(1)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簪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不在乎秋的肃杀。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现在很想收回。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2)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3)近两年木槿在这小园中两度花发,不同凡响。

(4)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闲惑。我们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5)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拔开草丛走过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6)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7)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8)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9)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10)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11)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12)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13)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皱褶,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

(14)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

(15)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看着我。

(16)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17)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

(18)它不再来。

(19)即使再有花开,也不是去年的那一朵了。也许需要纪念碑,纪念那逝去了的,昔日的悲壮?

1.除了写木槿花,作者还写了其他花,这样写什么作用?

2.到木槿第二次开花前,作者已由惶恐不安到“习惯了这类景象”,通观全文,“这类景象”都指什么?

3.在前文中找出与倒数第三段“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相照应的句子。

4.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一句中连用三个“偶然”,结合语境说明它们的不同含义,并分析作者蕴含在句子中的感情。

5.简要概括木槿花“好”之所在,并分析课文以“好一朵木槿花”为题的作用。

 

1.还写了洁白的玉簪花、美人蕉等,目的是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 2.①“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②文革中所经历的“死别的悲痛”。“又面临少年人的生之困惑”;③“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两点即可) 3.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 4.前两个“偶然”是指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后一个“偶然”是指出乎意料的。(2)表达了作者对木槿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5.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能够面对一切苦难。一个“好”字写出木槿花的不同凡响。既写木槿花的形象美,又写它的精神美,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作者写了其他花(洁白的玉簪花、美人蕉)的缺点,是用衬托(反衬)的手法来突出木槿花的坚强、勇敢、不娇气。答此题要首先要答出手法,然后答出木槿花“坚强、勇敢、不娇气”的品格。 2.考查对文句“习惯了这类景象”中的“这类景象”所指代内容的理解。问题出现在第9段,但通过阅读全文,即可发现答案散落在全文当中。如第2段中的“‘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4段的“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闲惑”,9段的“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 3.考查根据题干要求从文章中提取重要语句的能力。具体考查与倒数第三段“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相照应的句子。通读全文,全盘把握,理解内容后再作答。如可提取第1段的“以前我有‘美人蕉不美’的说法”一句作答。两句都写到了“美人蕉”。 4.考查词语的表现力。具体考查三个“偶然”的不同含义及其对表达思想感情的意义。首先要理解好文句的大意,然后再结合语境说明词语的不同含义。“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中的两个“偶然”: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它们就偶然地生长起来”中的“偶然”:出乎意料的。虽然是随意而漫不经心“得来的枝条”“插入土中”,但它们就出乎意料地生长起来,由此可见,作者在赞美了木槿花的顽强生命力。 5.一问,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可分析13段“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奇特”等句。可从木槿花奇特、不娇气,在重压之下顽强挣扎、不畏艰难等角度作答。二问,考查文题“好一朵木槿花”的作用。可分析文题中的关键字眼“好”字,“好”写出了木槿花的外形美,又写它的精神美。突出了作者对木槿花的喜爱,赞扬木槿花身上寄托的顽强的精神品质。所以说“好”字突出了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1.“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一句中,“伫立”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

2.请说说你对题目中“路”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完成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文中最能表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2.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句子。

①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查看答案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________  

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

③尔辈不能究物理________ 

④陶后有闻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歌阅读。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塔建在山上更显其高,故云“千寻”,这里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 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向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C. 诗人借写灯塔远望,抒发了自己踌躇满志、不畏困难的情怀。

D. 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怀紧密结合起来,有力的突出了诗的主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