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雪的面目 林清玄 ①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雪的面目

林清玄

    ①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能明白。

    ②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

    ③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

    ④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

    ⑤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

    ⑥老师说:雪是粗粗的东西。

    ⑦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

    ⑧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成的砂。”

    ⑨这个故事使我们知道,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像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明明白白地讲,那么,对于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呢?

    ⑩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

我们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到有黄莺的树下。

                     

    那些写着最热烈优美的情书的,不一定是最爱我们的人;那些陪我们喝酒吃肉搭肩拍胸的,不一定是真朋友;那些嘴里说着仁义道德的,不一定有人格的馨香;那些签了约的字据呀,也有背弃与撕毁的时候!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那么,让我们保持适度的沉默吧!在人群中,静观谛听,在独处的时候,保持灵敏。

    就像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雪了。

    在雪中清醒的孤独,总比在人群中热闹的寂寞与迷惑要好些。

    雪,冷而清明,纯净仇美,念念不住,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

1.为什么不管老师怎么说,儿童也不明白“雪”的形态?

2.第⑨自然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简单分析。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4.仿写:仿照⑩两自然段,写一句话作为第自然段的内容。

 

1.因为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而这些孩子没有看过雪,所以无论老师怎么说,他们也不能明白 2.过渡(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老师讲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讲明白)过渡到下文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 3.示例一:有些事物的真相是用言语无法表白的,像文中老师给没看过雪的孩子讲雪的故事那样,说它白,说它冷,都是是间接的经验,所以无论老师怎样讲,孩子还是不明白;而“当我们站在雪中,什么也不必说,就知道是雪了”,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一目了然。 示例二:文中说“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事物,都是语言文字难以形容与表现的” ,既然如此,我们要感知到事物的美好,一定不能只是听说而已,而要走进它,要身临其境,才能具体感知它好在哪里。 4.原文示例:(1)我们要闻夜来香的清气,只有夜晚走到有花的庭院。 (2)那些陪我们喝酒吃肉搭肩拍胸的,不一定是真朋友。(4分,每句2分,句式内容只要合乎要求即可)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如可提取第9段的“有一些事物的真相,用言语是无法表白的,对于没有看过雪的人,我们很难让他知道雪。像雪这种可看的、有形象的事物都无法明明白白地讲”一句分析作答。 2.考查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所以就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老师讲雪无法讲明白,过渡到下文讲“无声无色、没有形象、不可捕捉的心念”。一定要把承上和启下的内容分别答出来。 3.题干要求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如:要想弄清事物的真相,就要与事物实地接触,就像文中所言“我们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雪的国度”;同时我们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这样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 4.仿写。要求仿照⑩⑪两自然段,写一句话作为第⑫自然段的内容。首先要读懂⑩⑪两自然段的句式结构:“我们要……只有(就要)……”。内容要与前两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甲)(乙)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杜处士好画》)

(注)①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②戴嵩:唐代画家。③拊:拍。④搐chù:收缩。此指“夹”。⑤掉:摆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求二石兽于水中,不可得(2)尔辈不能究物理(3)一日书画(4)尾搐入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3.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请在答题卡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荡胸生曾云,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4)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  (杜牧《泊秦淮》)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7)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9)李商隐《贾生》一诗中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我去过这个地方”这句话中的“过”是结构助词。

B.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的“卿”是爱称。

D. “天高云淡”“保卫祖国”“美丽的校园”“长得漂亮”,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并列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

②在我们家乡,住家门口总有台阶,高低不尽相同,从二三级到几十级都有。

③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④乡邻们在一起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

⑤另外还有一说,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A. ①⑤②④③    B. ②①⑤④③    C. ①④③②⑤    D. ②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央视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不仅对我们这些中学生很感兴趣,而且很多老年人也很感兴趣。

B. 夏季的大梅沙海滨公园是人们消暑避夏的好时候。

C. 为了杜绝这类交通事故的再次发生,大家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

D. 高铁具有安全、快捷、舒适、低碳环保,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