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倔强( )
婆娑( )
虬枝( )
宛然( )
秀颀(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旁逸斜出( )
不折不挠( )
楠木( )
按要求作文
“……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让人魂牵梦绕。
请以“我爱美丽的家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②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山川之美 美:
(2)猿鸟乱鸣 乱:
(3)沉鳞竞跃 鳞: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奇:
2.翻译下列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实是欲界之仙都。
3.简要分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写法及表达作用。
4.“实是欲界之仙都”的感慨,除了赞叹山水之美外,还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态?
食物中的剧毒物质
方舟子
去年6月初的一个早晨,在美国德州中部的一个牧场,一群牛正在吃草。突然,远处的牛仔听到了牛发出了痛苦的咆哮声,他以为有母牛要生产,赶快冲过去,却看到公牛、母牛都瘫倒在地上,有的已经死亡。几个小时后,这家牧场的18头牛死了15头。
兽医对这些死牛进行解剖,在它们的体内都发现了氢氰酸,在牧草里也发现了氢氰酸,认定是氰化物中毒。
这件事引起了CBS电视台的注意,他们派记者做了采访,随后在6月24日以“转基因草与牛群死亡有关”为题做了报道,因为记者以为那群牛吃的那种牧草蒂夫顿85号是一种转基因草。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反对转基因技术的人士总爱传一些吃转基因作物导致人畜中毒的小道消息,但都经不起推敲。这次有大电视台报道,似乎证据确凿,于是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
第二天CBS就发了更正,其记者摆了乌龙,分不清转基因和杂交的区别。蒂夫顿85号是一种用杂交方法培育的狗牙根草,早在1983年就已在美国佐治亚州的蒂夫顿培育出来。即便这种草有毒,也与转基因无关。
那家牧场已种了这种牧草长达15年,以前都好好的,为何突然变成了毒草?
这可能和当地长期干旱有关。在恶劣的环境下,原本安全可食用的植物有时会产生毒素。在同一地区其他牧场的蒂夫顿85号牧草中也检测到氢氰酸,但他们的牛群并没有中毒死亡。
为什么只有那家牧场的牧草的氢氰酸含量高到足以立即杀死牛?或许那家牧场的牧草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许他家给牧草施的氮肥被氰化物污染。氰化物都含有氮元素,有的就直接被当作氮肥使用。
一提起氰化物,人人知道那是剧毒物质,许多人马上会想起电影里的人物咬氰化钾胶囊自杀的镜头。但是氰化物并非都是人造的化工产品,在自然界中它到处都是。至少有3000种植物含有氰化物,它们是含有氰基的配糖,氰基被封锁了起来,是没有毒的。
这些氰基配糖储存在细胞的液泡中,平时可能是作为储存氮元素用的。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作为植物保护自己、抵抗不受欢迎的害虫和草食动物的化学武器。害虫、草食动物在咀嚼草木时,植物细胞的液泡破裂,里面的氰基配糖跑出来,细胞质里的酶把配糖中糖的部分去掉,就产生了剧毒的氢氰酸。
高粱的根中含有高含量的氰化物,所以不怕害虫根萤叶甲的入侵,根萤叶甲一吃它的根就会被毒死,而高粱的近亲玉米就没有那么幸运,根萤叶甲成了破坏性最强的玉米害虫之一。
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很多都含有氰基配糖,包括小麦、大麦、荞麦、蚕豆、四季豆、苹果、梨、杏、竹笋等等。只不过这些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中氰基配糖的含量很低,我们每次吃的量很少,人体内有酶把它们转化成较为无害的形态,所以吃了不至于中毒。
但是,有些人解除氰化物毒性的能力比较差,食物中的氰化物就有导致他们慢性中毒的危险。这些人包括吸烟的人、镰刀型贫血病患者和利伯病患者。
利伯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者在20岁左右两个眼睛出现视神经萎缩。有不少利伯病患者在喝了苹果糖浆后,由于里面的氰化物而失明。
食物的氰化物通常集中在我们不吃的部分,例如苹果核、桃仁、杏仁中。这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有时被误食或当成药物来使用,就有氰化物中毒的危险了。桃仁和杏仁都是常见的中药,有时还被当成补品。古人认为它们有“小毒”,其实,它们都含有大量的氰基配糖——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被肠道细菌中的葡萄糖苷酶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儿童一次吃几粒桃仁、杏仁就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有人以为把桃仁、杏仁炮制、煮沸了就无毒,这是很误导人的,因为炮制、煮沸只能去掉桃仁和杏仁中已有的氢氰酸,但是去除不了苦杏仁苷,苦杏仁苷吃下去后还是会被水解成氢氰酸,还是有毒。
人们通常以为只有化工产品、化学药品才有毒,天然药物、食物是无害的,却不知道所谓天然的东西同样由化学物质构成,同样可能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不知道这一点,就很容易成为植物化学战争的牺牲品。
(选自《大众健康》2016、3,略有删节)
1.食物中含有氰化物,为什么大部分人吃了不中毒而有些人吃了中毒?
2.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3.“这可能和当地长期干旱有关”一句中的“可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4.文章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一说其表达作用。
故都的秋(节选)
郁达夫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阴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选自《郁达夫文集》)
1.画线句子所写的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说“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什么用意?
3.作者主要抓住了故都的秋的哪一些景物来展开抒写的?由此渲染出一种什么样的特色?
4.“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5.作者在文中时不时提到南国的秋天,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大自然中的四季风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文远中学举行“投身自然,感受四季”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为了激发大家对自然美景的讴歌,有的同学写了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满地花阴风弄影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或短语表明你的观点,表达你对季节美景的鉴赏。从夏、秋、冬中选择,详细述说季节美在何处,请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的(夏 秋 冬)天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描绘的文字中表达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所以请你再写两个句子。要求:根据画线句子的写法,仿写句子;必须围绕在上面表明的观点;文字要简洁。
夏天,蓬蓬勃发,各种庄稼在暑气的蒸腾下奋力拼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